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我的爱护!
关塞
“关”者有封闭之意,境上门所由出人也。就是边境上的隘道门,常筑城设堡以守。“塞”者,屏蔽之意。关、塞难分,故常并称,俱指险要地形,乃兵家之所重。《诸宫旧事》记田忌对楚宣王曰:“齐使盼子将,则楚发四塞之内”;宋玉《大言赋》云:“身大四塞,愁可长”。可见楚有四塞。
楚在春秋时,北有方城塞,谓为天下九塞之一。《国语。吴语》韦昭注:“方城,楚北之危塞也”。腹地有冥厄之塞,东有昭关。战国时期,南郢滨江有木关,南有无假关,西南边境有厉门塞,西有捍关,东北有符离塞①。由于年代不同及领疆之变化,各地关塞作用当亦因之而异。
①杨览:《战国史》,第29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l980年7月第2版。
一、方城之关塞
迄今所知,有“大关口”,为楚方城东段隘道关塞之一。至今遗迹犹存,位于今河南方城县独树公社申辛庄大队。关口东侧为横亘于叶县西南之黄石山西麓的擂鼓台,北岭头和尖山诸峰;西侧为伏牛山东麓之对口门,旗杆山和香布袋山诸峰。东、西山峰夹峙,形成隘口。其构筑皆依山就岭,以南北两道土城构成有似新月形面向东南的两道防线。关口南北城墙相距30m。东侧的北墙依悬崖而筑,与南墙相距200~300m。南北墙之间且有深沟,南城内侧有12m见方之土台七个,似为城堡。西侧之北墙亦依山岭而筑,在对门山顶和香布袋山均有石基城堡遗迹。该关遗留之内外城垣总长度达2869m,残高1.5--3.0m,基底宽10m?顶宽1.5m。城堡遗迹有九处,规模宏大,设计构思周密,为研究楚国军事建筑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①。
①王彦芬《楚方城考》。载《楚文化研究文集》,河南省考古学会编,中州书画社出版,1983年9月第1版。
|
楚国货币:蚁鼻钱(上)金钣(下)【战国·楚】楚国黄金货币和铜铸币兼用。楚因有汝汉为黄金产地,故以黄金铸币。黄金货币称“金钣“或“金版“,是一种称量货币。金钣为扁平状,上打一块一块的模印,每4两见方,每一小块为1两,16两为1斤。它以重量定价值,是一种称量货币。因上边打有模印,俗称“印子金”。模印字为“郢爰”或“陈爰”。“郢”和“陈”(今河南淮阳)都作过楚都。这种金钣使用时按印格切开,再称量。楚国的货币除金钣外,还有铜质状似海贝的蚁鼻钱和布钱。铜铸币有蚁鼻和釿布两种。 |
|
|
二、冥厄之塞
《吕氏春秋·有始》、《淮南子·坠形训》都将“冥厄“列为天下“九塞”之一。《左传·定公四年》“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厄,子济汉而伐之。'”史皇亦对子常说:“若司马毁舟于淮,塞城口而入”,社预注:“城口,三隘道之总名”。《括地志》:“申州钟山县东南(今信阳、罗山接壤处,古为钟山县。)有石城山,魂攻冥厄即此,山上有石头城”。《舆地广记》:“罗山县有石城山,古所谓冥厄也”。
冥厄关(亦称平靖关、恨这关、行者关、杏遮头--皆后世所名),在今湖北应山县和河南信阳县交界处。有辕关(后世亦称武胜关、武阳关、大寨岭),亦在应山县和信阳县交界处。大隧关(后世亦称九里关、黄帆关、百雁关),在今湖北大悟县和河南罗山县交界处。三关组成了一个整体的要塞工程体系,虽至今日,垣垒仍矗立可观。
冥厄三塞的建置年代,自在鲁定公四年一一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楚柏举之战吴入邹以前。据宋焕文推断,当在“楚文王都郢以后,据有江汉平原的东北部,到楚成王统一汉东直接与中原诸侯对峙之时”②,即当公元前689年至前626年之间。显然,这是可能的。
②宋焕文《冥厄之塞在楚国军事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湖北省楚史研究会1985年年会论文。
三、昭关
昭关为春秋时期楚国东部边境要塞、当吴、楚两国交通要冲,楚平玉时,伍子臂曾过此关奔吴。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小岘山,两山对峙,其山口险要可守。
四、捍关
捍关是战国时楚西境要塞《史记·楚世家》:“肃王四年(公元前377年),蜀伐楚,取兹方,于是楚为捍关以拒之”捍关的建置年代或在肃王时。《盐铁论,险固》:“楚自巫山起方城,属巫、黔中,设捍关以拒秦”,可见捍关筑有“方城”。关于捍关的关址,说法不一,童恩正以为在今湖北长阳县西的清江上①。《辞海·历史地理》亦云:“故址在今湖北长阳西。”据魏嵩山考证,捍关即汉时“江关”,应在今四川奉节县长江边②。
① 童恩正:《巴族迁徒的路线及其早期的活动》,载所著《古代的已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② 魏嵩山:《楚捍关考--兼及清江和大溪源流及巴族迁徒路线》,《江汉论坛)1980年第5期。
五、战国时楚国其他关隘
南鄂以南的长江之滨有木关③,东北有符离塞。楚时有符离邑,在今安徽省宿县东北。南有无假关,在今长沙市西北。西南边境有厉门塞,在今广西平乐县西南④。
③ 见《鄂君启节》舟节铭文。
④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第2版。
[参考资料]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