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我的爱护!
方城
楚国的长城名“方城”。《吕氏春秋》、《淮南子》皆列方城为“天下九塞”之一①。以其屈折如“方”,故名。亦称“连堤”,因其顺伏牛山脉之山形筑成,与所过诸水之河堤相连结,故有“连堤”之称。如,《吕氏春秋·下贤》,魏文侯"南胜楚于连堤"。
①《吕氏春秋。有始》:山有九塞,……何谓九塞?大汾、冥厄、荆阮、方城、肴(加右耳刀)、井陉、令疵、句注、居庸。《准南子。坠形训》:山有九塞,……何谓九塞?曰太汾、冥厄、荆阮、方城、殽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方城”一词,亦以名山、名水、名邑、名隘,其名皆由方城(长城)而来。方城长近千里,因山形之险,就水堑之深以为城,发挥防御优势,乃是楚方城的特色。
一、方城的涵义
“方城”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无因。如上所述,“方城”一词历来有多个涵义。
1、山名--“方城山”《国语--齐语》韦昭注:“方城,楚北山也。”《后汉书。郡国志》:“叶有长山,曰方城。”《左传。僖公四年》杜预注:“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通典》:“方城山即黄城山。”《括地志·叶县》:“方城山在许济州叶县西南十八里。”《元和郡县图志》:“方城山在方城县东北五十里。”《读史方舆纪要》:“楚置城于山上,以为要隘。其山连接南阳、唐县,叶县之境,几数百里,亦曰长城。”《辞海》(1936年版):“方城,山名,在河南省方城县东北,跨叶县境”。并引《方舆纪要》之上语为证。《辞海·历史地理》:“方城,山名,在河南叶县南,方城县东北,西连伏牛山脉,春秋时楚国所筑方城经此山东麓。”故方城山又名黄城山,苦菜山,长山,在今方城县独树公社中辛庄大队。
|
凤踏蛇形髹漆木鼓架 【战国·楚】公元前四至三世纪,高132.1厘米,鼓座作背对长颈凤鸟形,凤翼平贴身上,腿部直立,插于底座之上,鼓架髹黑漆,以硃漆描绘蛇首,麟甲等纹样,整件鼓座为一件精致雕刻品。湖南长沙出土,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
资料来源:汉龙网 |
|
2、水名--“方城山水”《水经注。Wu3(三点水无)水》条下郦注:“苦菜,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世谓之'方城山水',东流注Wu3(三点水无)水。”
3。城邑(隘)名--“方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夏四月,葬楚康王。……公还,及方城。”《水经注。Wu3(三点水无)水》注,“Wu3(三点水无)水之左即黄城山也,有溪水出黄城山,东北经迳方城。《郡国志》曰:'叶县有方城'。郭仲产曰:'苦菜,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苦菜即黄城也,及于东通为方城矣'。”这里明说,“小城名方城”是因为有了方城山。《读史方舆纪要》所谓“楚置城于山上,以为要隘”。这个“隘”或即春秋时楚缯关,在今方城县境。
4。长城名--“方城”《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向齐桓公“对曰,……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伯州犁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左传。昭公十三年》:“有楚国者,其弃疾乎?君陈、蔡,城外属焉。”杜预注:“城,方城也。时穿封戌既死,弃疾并领陈事。”《吕氏春秋。下贤》:“文侯可谓好礼士矣,欲节则令行矣,故南胜荆于连堤。”《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则方城之外不南。”《正义》:“言魏兵在大梁之下,楚方城之兵不得南伐越也。”《史记正义·楚世家》甲“今楚兵十佘万在方城之外。”《水经注。Wu3(三点水无)水》注:“故《圣贤冢墓记》曰:'南阳叶邑方城西有黄城山'。……尸子曰,楚狂接舆耕于方城,盖于此也。”《辞海。历史地理》:“方城,春秋时楚国所筑长城。”
据以上史载,须加辨析。杜预最早确指“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西晋泰始中距楚灭不过500年左右,当应无误。到了唐代的《括地志》明确定点,此山是在“叶县西南十八里”。《史记正义》沿引此说。到了清·康熙时的《读史方舆纪要》便有了一点变化,说方城山“连接南阳、唐县,叶县之境,几数百里,亦曰长城”。按照顾祖瑀的解释是,“方城”实为山,别称“长城”。即它并非长城。《辞海》(1936年版)亦同此说。直到《辞海。历史地理》(1982年版)才把方城(山)与“方城”(长城)区分了开来,并说明楚春秋时所筑的方城(长城)是经过叶县(作者注,为今叶县,非叶故城)南方城(山)的东麓。
“方城”又为城邑(或隘)名,这一点《水经注。Wu3(三点水无)水》注讲得比较清楚:“《郡国志》载,叶县有方城”。此“方城”就是位于叶县境内黄城山与于东之间的一座“小城”。这座小城的东边还有--条溪水名“方城水”,并指出,此小城名“方城”的来由是因为有了方城山。《读史方舆纪要》中所谓“楚置城于山上,以为要隘”的“隘”,按照地理座标,大概就是上面所说的那座“小城”,抑或为缯关,在后世的方城县境。至于鲁襄公二十九年,他在吊唁楚康王后的归国途中“及方城”也当是指作为城邑或关隘的“方城”。如果是“及“空间延续数百里的长城和大山就实在没什么意义。
“方城”是不是长城?若从用词对仗的角度来理解“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一语中的“方城”,好像“汉水以为池”,“方城”就应当为“山”了,未免可笑。《左传。昭公十三年》,所谓弃疾“君陈,蔡,城外属焉”,杜预注:“方城也”。是指公子弃疾既然领陈、蔡事,长城外一片国土也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如果仅仅是指那座小城之外的土地,那能说明什么问题?在空间概念上是很不确切的。而“今楚兵十余万在方城之外”也变得不可思议。“南胜荆于连堤”,这“连堤”就是方城在平原水网地域上的沿河部分。《汉书·地理志·南阳郡》,明指:“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作为楚长城的“方城”的存在难道还有什么疑义?《春秋列国形势图》①竟无方城标志,是不符史实。《春秋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②和春秋时期“楚吴越”图③对方城东段有所标志。诸史图对战国时期楚方城的全貌俱已标明(见图四,折页一)。方城所名之的山、水、邑、隘、长城当并存,而命名实皆由方城(长城)所引起。
① 中华地图学社编制出版,l976年11月第1版。
②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上册,地图出版社出版,l979年l2月第l版。
③ 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出版社出版,1982年10月第1版。
二、方城的地理位置及其走向与规模
方城的始筑时间应早于鲁僖公四年即楚成王十六年(公元前656年)。因为这时屈完己把方城作为楚国军事防御上的骄傲,敢于在齐桓公面前大言不惭。此时的长城当己屈折成“方”,否则何以“方”名?关于方城的地理位置和走向曾有多种说法。
杜预说:“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这只是说的“山”。《括地志》说,此山在“许州叶县西南十八里”。《左传。昭公十八年》:“叶在楚国、方城外之蔽也。”这是说,“叶”在方城以外。但也有相反的说法,请看《水经注。Wu3(水无)水》注。“ Wu3(水无)水之左即黄城山也,有溪水出黄城山,东北迳方城。”(作者注,说明黄城山在方城--长城之西。)《注》又云:“《郡国志》曰:'叶县有方城'。(作者注:说明方城在叶境。)郭仲产曰。'苦菜,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作者注:此小城在溪水以西,在黄城山与于东之间,且在黄城山之东北。)……苦菜即黄城也,及于东通为方城矣。”《注》又云:“南阳叶邑方城西有黄城山。考《地理志·南阳·叶》下云:有长城号曰方城。”(作者注:方城--长城在叶境。)《注》又云:“盛弘之云:'叶东界有故城。(作者注。盛明确指出,方城--长城在叶境之东界。)始犫县,东至潮水,达比阳界。(作者注。起点在犫县,往东至滍水之滨--在叶故域以东,然后转折而南。不如此,何以“方”名?乃达于比阳北界,即今河南泌阳县境。)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又,《史记·楚世家》:(楚顷襄王)“十八年,……夫危两周以厚三川,方城之外必为韩弱矣。”《正义》云:“方城之外,许州叶县东北也。”则方城岂不也在叶县以外?这是方城的东段。
至于北段,盛接着说:“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郡国志》曰:'叶县有长山曰方城'指此城。”(作者注:为方城--长城。)
至于西段,盛弘之又云:“郦县(今河南内乡县)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关于西段的走向和建筑方式,《括地志》明确指出:“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古郦县,在今河南内乡县北)东七十五里,南入穣县(今河南邓县),北连翼望山(湍水上游泓农界)。无土之处,略石为固,……号为方城。”①(辞海·历史地理·方城)谓:“方城,春秋时楚国所筑长城,北起今河南万城县北(作者注:这一点不明确,按照盛说,应是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为是。)南至泌阳县东北。”(作者注:此方城东段之南端,既“南至泌阳县东北”,必在叶城之东界,更证盛说为确。)可是该条在谈到方城为“山名“时说:(山)“在河南叶县南,方城县东北,西连伏牛山脉,春秋时楚国所筑方城经此山东麓”,即是说,方城--长城在方城山东麓经过。严格说来,这也欠确。因为方城与方城山之间还隔着黄城山和于东,而黄域山与于东之间还夹着一座小(方)域。对于北段和西段,条内说:“战国时又展筑,自今方城北(作者注:当为今鲁山东南)西向循伏牛山脉。折南循北河(作者注,应为涅水。涅水、湍水皆淯水上游之支流。北河己在涅水以东。)、湍河间分水至今邓县北。”
①《史记·正义·越王勾践世家》引。
综合各家之说,略所辨析,可以得出以下大体的结论:楚方城始筑于春秋早期,至楚成王十六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会诸侯伐楚时,己具规模。这就是方城的东段。东段起于犫城((田柔)。楚郏敖四年--公元前541年,公子围使伯州犂城(田柔)。)往东至滍水之滨(在叶故城以东),然后转折(其形如方)而南,沿Wu3(水无)水,越过瀙水以达于比阳(今河南泌阳县)北界。到了战国晚期楚顷襄王时(公元前298-前263年),为了备秦,乃从鲁阳关(鲁阳--今河南鲁山县东南鲁阳关。按:扬宽(战国史)以为鲁山西南鲁阳关。)西向,沿伏牛山脉至翼望山(湍水上游弘农界--在今河南栾川县境。)西折,沿涅水,湍水间的分水岭向南,在郦城(今河南内乡县北境)东75里南八穣县(今河南邓县)。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楚方城走向的大体轮郭为П形。按照这一轮郭,东、西段的直长大抵均等,各为l01.5公里。北段直长约105公里,总直线长度为308公里。盛弘之所称“其间相去六百里”未可以理解为东、西段之间的间距。由于长城的走向不可能是直线,处有高下蜿蜒曲折,实际长度远非此数,若乘以1.6系数,可得492.5公里--986.5华里,即千里之遥。
三、方城的建造特色
(水经注。Wu3(水无)水)注引盛弘之《荆州记》云。“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这是讲的北段。《史记·正义·越王勾践世家》引《括地志》云:“无土之处,略石为固”。这是讲的西段。可见方城的建造方法十分讲究因地制宜。有土可取之处,便采用夯筑土墙,有石之处便以块石垒砌,又充分利用山形水势以相联结,构成一道防线。与北方诸夏之长城相比,其建造特色主要表现在东段的“连堤”--沿河岸筑堤为城,以河为池。诚然,这种“水长城”并非楚国所独有,列国亦多有之。如燕利用易水堤防筑成南长城,称“易水长城”;齐之“长城巨防”亦有倚水而城;秦厉公十六年(当楚惠王二十人年)“(水堑)河旁”(《秦本纪》),秦灵公八年(当楚简王十五年)“城堑河濒”(《史记。六国年表》),秦简公六年(当楚简王二十三年)“(水堑)洛”(《史记·秦本纪》),俱利用河、洛堤防为“城”;赵联结漳水,滏水之堤为“南长城”;魏亦以洛堤为长城等①。但“连堤”为城之早,规模之大则莫如楚。且连堤者,末可皆是“相沿”,还有“相切”--跨越之处,从东段地域考察,叶县、鲁山县、方城县境内,河网密布。发源于伏牛山脉的河流皆东向流入汝水,此种跨越之处甚多,现将该地域之水系列如下表,便知其究竟。
①倪根全、卢星:《中国古代的“水长城”》,《文史知识》,1989年第五期,中华书局,1989年5月13日出版
表7-1
水名 |
支流 |
此水入河 |
1 |
滍水(汦水) |
1 2 3 4 5 6 7 8 9 10 |
房阳川水 波水 关水 牛蘭水 柏溪水 彭水(小滍水) 桥水 应水 犫水(有东西二源) 右水 |
入汝水 |
2 |
灈水 |
1 |
白羊渊水 |
两水相合后入瀙水,然后入汝水 |
3 |
瀙水(视水) |
1 2 |
溣水 奥水 |
瀙水与泌水合入汝水 |
4 |
Wu3(水无)水 |
1 2 |
灃水 方城山水 |
入滎水,然后入汝水 |
[参考资料]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