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明长城考实》·点校版
明长城考实
华夏子·著 长城小站·校考
  << 上页 目录 下页 >>  

 

  榆林县辖长城

  榆林县位于陕西北部,为榆林地区党、政机关所在地。榆林县东与神木县相接,西与横山相连,长城由县境中间横穿东西。长城北为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带,长城南侧为黄土高原。
  元朝,榆林没有行政建置,仅设有榆林驿,归米脂县辖。明时于此设榆林卫。
  据《明史·地理志》载:榆林卫,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三月以榆林川置。1
  长城由神木县三台界向西南延伸,出神木县入榆林县境。其在榆林辖境内的大致走向为:由大河塔乡的海则沟村向西南至双山乡的李家峁,然后仍向西南经麻河梁、六墩至十八墩村,由此转南至牛家梁乡的常乐堡。又向西南经塌崖畔、边墙、关家梁诸村至镇北台。过镇北台,长城继续向西南约行二华里,抵榆溪河东岸。过榆溪河,城墙又向西南经芹河乡的河口梁、十六台、三十台至黄沙七墩村。由黄沙七墩村继续向西南约行五华里,便出榆林县境而入横山县界。榆林县境内所辖长城约一百九十华里。
  长城入榆林县境后,由大河塔乡海则沟的双墩山至李家峁段,靠双墩山的几里长城,基本已为流沙所埋,仅残存十来座夯土墩台。其余的地方都有残存的墙址,较好的高有二米多,圮毁严重的仅存土埂状残迹。
  这段长城里侧,距长城约五华里有建安堡。据史载:建安堡“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巡抚余子俊增置,城在山畔,周二里一百七十二步,楼铺十五座,系极冲上地。万历三十五年巡抚涂宗浚用砖包砌。
  辖边垣,长二里八十一步,墩台二十三座”。2建安堡砌砖和条石均早被拆为民用;则存夯土墙部分,基本保存原规模。堡城原东、南、北各开一门,门外均筑有小瓮城。今东、南二座砖券门洞尚存,进深十米、宽三米、高约五米。
  长城由李家峁村向西南,与神木至榆林的公路平行至麻河梁。这段长城多在公路北,有几段被推平做了公路。由麻河梁经六墩至十八墩村,二十多华里沙化严重地带的长城,全被推平,神榆公路即利用其遗址所修。由麻河梁向东南约二十华里有双山堡。据史载,此堡为明成化时余子俊筑。“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越王击虏于双山堡,败之”。“城在山岗,周三里九十步,高一丈九尺,万历六年重修。边垣长三十里有奇,墩台四十座”。3
  由十八墩至常乐堡段长城,在公路西侧,虽圮塌严重,但遗址基本连贯。
  据史载:常乐堡,“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巡抚余子俊修营堡十二座,常乐系创治。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巡抚卢祥因其地沙碛无水,徙于北二十里,置今堡”。城设平川,系极冲之地。万历六年重修,辖边垣长十八里零一百七十六步,墩台三十七座。4现今,常乐堡外墙包砌砖石早被拆为民用,夯土墙亦断续残坍,仅南墙保存稍好,城西门已毁,尚存东门及瓮城砖券拱门洞。瓮城门额上嵌有一石匾,匾上阴刻横书“德威”二大字,题头阴刻竖书“乾隆二十六年……重修”。
  由常乐堡至塌崖畔村,圮坍的夯土墙略存遗迹。由塌崖畔村,长城到神榆公路南侧,经边家梁、吴家梁村抵镇北合。这段夯土壤虽圮坍较严重,但残墙遗址连贯,其间有十数座夯土墩台,尚较好地耸立于城墙之上。
  镇北台座于红山最高处,东西有长城相连,为榆林南北往来的咽喉之地。镇北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是榆林镇巡抚涂宗浚为保护红山马市贸易设立的一个观察哨所。镇北台是万里长城中最大的一座城台,登临台项,极目远眺,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
  镇北台形如塔状,共分四层,总高三十余米。台基北长八十二米,南长七十六米,东、西各长六十四米。
  镇北台第一层高十米七十四,墙由下至上递减内收,顶面北长七十八米,南长七十二米,东、西各长六十米。由第一层顶沿向内进深十二米,为第二台基。第二层高十一米三十五,周长一百三十米。由第二层顶向内进深五米,为第三层台基。第三层高四米一十五,周长八十八米。由第三层顶沿向内进深三米,为第四层台基。第四层高四米四十,周长六十米。
  在第四层顶部中央,原建有砖木结构的瞭望哨棚,毁于清末。
  镇北台,全部由青砖包砌,各层亦有雉堞围墙,第二层向南开有一拱门,仅此门可上至台顶。门额上嵌有一石匾,阴刻横书“向明”两个大字。此匾是建台时巡抚涂宗浚手书所镶。门东有上、下相错的两个窗口。为梯道采光通风之用。镇北台第三层上向北亦嵌有一块石匾,匾已碎去三分之一,所存的三分之二亦因石面风化字不可辨。
  镇北台北又有款贡城,是当对蒙汉办理各项交涉的地方。此城全为夯土墙,形状不甚规则,由镇北台西北角起,向北约八十米折向东,约二百五十米又折向南,与主体城墙相交,主体城墙接于镇北台东南角。
  榆林镇总兵所驻地榆林城,在镇北台南十华里。榆林,又称榆阳,东扼雁朔,西卫宁夏,南蔽秦陇,北接河套,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据《榆林府志》载:榆林始建于明正统初年,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巡抚余子俊再次修筑,并将镇治由绥德移驻榆林,故此后延绥镇亦称“榆林镇”。5此后,榆林城经过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三次较大规模的扩建,即“三拓榆阳”之后城始定形。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因城北墙被流沙积压,遂将北城墙向南回缩,始成今日所见的榆林城。
  榆林城地势为东高西低,东北角向外突出。墙体用黄土夯筑。外侧包以青砖,城高三丈六尺,基宽五丈,顶宽三丈。城有五门,北为“广榆门”,东为“振武门”,大西门为“宣威门”,小西门为“新乐门”,南门为“镇远门”。各城门顶上均建有两层高城门楼,今已全毁。现南、东两座砖拱城门及瓮城尚存,南门及瓮城现为镇远饭店所占。城南榆阳桥东山,有明万历年间所建的一座十三层砖塔,名“凌霄塔”。
  砖砌城墙由城南门至城东南角段,外侧包砖存毁各半。座于东南角城墙上的魁星楼基础为砖砌,四面开砖券拱门洞。
  东城墙外侧包砖大部分尚存。此城墙北门以东基本毁掉,北门毁,现仅存瓮城砖券拱门洞。由北门向西,有二百米左右的砖砌城墙保存较好。由城西北角至西门砖砌城墙基本毁掉,仅个别地方存有部分夯土墙。由西门至城西南角砖砌城墙基本完好,有的地方尚有垛口残存,近城西南角,有近年修复的垛口。由城西南角至南门,除汽车站有一小段砖砌城墙外,已全部被拆毁。
  榆林城中现有明正德年间所建“新明楼”,现为陕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长城由镇北台向西至神榆公路,墙体已毁掉。过公路继续向西,又有夯土墙残迹,至榆溪河东山崖之上。其间有红山易马城遗址,为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所筑。
  榆溪河由北向南奔流而过,此处河的两侧,山崖对峙,峭拔如削,崖壁布满了大大小小精湛美妙的石窟和摩崖石刻,这便是塞北榆林著名的红石峡名胜。石刻多出自明清两代地方官吏、文人墨客之手。也有民国时期的石刻,如爱国将领马占山所题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
  红石峡两壁共凿有四十四座石窟,峡谷东壁有雄山古寺遗址,寺虽不大,据载也是一座无比奇巧的艺术迷宫,曾有许多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的佛像,但今除仅有的两座小佛外,均毁于“文革”。
  过榆溪河后,长城向西南经河口梁、十六台至三十台村,全部在沙地之中,夯土城墙圮塌严重,遗址多残存成隆起于沙中的土脊状,个别的地方已被沙淹没。原来高大的夯土墩台亦圮残严重。由三十台经黄沙七墩至榆林县与横山县交界处,这段长城全被推平做了公路,仅一些高大的夯土墩台尚立于路旁。
  另外,在榆林境内明长城南约五华里处还有一路墩台,向东、西两侧延伸,时而与明长城平行,时而交叉,其具体走径未详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2,第1012页。
  2.3.4.5.《榆林府志·关隘》,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卷6,第l——5页。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