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明长城考实》·点校版
明长城考实
华夏子·著 长城小站·校考
  << 上页 目录 下页 >>  

 

  涞源县辖长城

  涞源县位于保定地区西北部。地处拒马河上游,属太行山山地与冀北山地接触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县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山高谷深,峰峦重迭,海拔二千余米的白石山为本县最高峰。
  涞源县汉称广昌县,元曰飞狐。据《明史·地理志》载:洪武初复名广昌县,属大同府蔚州,属山西布政使司所辖。“紫荆关在东北,接北直易州界。倒马关在南,接北直定州界,又飞狐关在北。……与蔚州界”。1
  内长城由山西省灵丘县荞麦茬村东大洼高尖,依山势向东,至河北省涞源县七亩地村,又有石砌城墙。
  长城在涞源县辖境内大致走向为:由七亩地村向东跨唐河至独山城。由独山城向东翻海拔四百五十一米的兰荆背山至石城安。继续向东过插箭岭至白石山林场,然后转向北抵白石口。由白石口又向东约二十五华里,转向北至浮图峪、过浮图峪后向东北方向,经小河乡天桥村、煤烟洞多瓦窑梁村、乌龙沟乡崔家沟门,然后由乌龙沟乡草滩村东北约六华里的地方,出涞源县界。
  长城在涞源县境内长约一百八十七华里。现查共有敌楼二百九十六座,其中插字号四十六座,白字号九十二座,宁字号三十九座,浮字号五十三座,乌字号六十六座。
  七亩地村南的长城插字号敌楼,最西为插字四十六号台,此楼早年被雷电击毁,今只存基座。刻有“插字肆拾陆号台”字的门匾尚存,已滚到山底下。
  插字四十五号台,除顶上垛口已毁外,基本完好。楼东、西两面墙上各开有一门,门两侧各有一箭窗,南、北两面墙各有四个箭窗。
  东门额上嵌有石匾,阴刻横书“插字肆拾伍号台”,字迹完好。此楼为回廊结构,楼内砌有双梯道可登楼顶,顶上有楼橹残基。
  插字四十四、四十三号楼保存较好,但顶均毁。由插字四十六号楼至四十三号楼间,全为石砌城墙,墙里侧缓平,外侧高陡,高五米左右。城墙虽有些圮坍,但大部分尚好,有些地段墙顶墁石皆存。城墙过插字四十三号楼,至独山城西破崖坍塌严重。西破崖上有一敌楼,今只存条石基。此石崖下便是唐河。据当地长者介绍,原河床上有一座敌楼,早已被洪水冲走。
  唐河东岸的高地上筑有独山城,破坏严重。尚存的北城砖券拱门洞,今依然做为出入的通道。其余部位多被人为拆毁,只残存其内部夯土。独山城西北角有一楼只存基座垫土,当地称三台楼。过独山城向东有二台楼,亦只存夯土。向东面圆疙瘩山半腰有头台楼,亦被拆毁,只存部分夯土。城墙止于圆疙瘩山西侧山腰。
  长城由独山城圆疙瘩山向东,经莫厂村南至海拔四百五十一米的兰荆背山。因山势险峻多未筑墙。从石城安村西大山起又有城墙,西大山顶上有座空心敌楼,保存较好。过此楼往东为山崖,高且陡,下崖有石砌城墙,多已坍塌。由此至石城安口,有几座敌楼已完全毁掉,或只存楼基垫土。
  石城安关口处有一座较好的空心砖砌敌楼。此楼东面有门居两箭窗中,门额上有石匾为“插字叁拾叁号台”,此楼除垛口损坏外,基本完好。
  城墙过石城安仍为石砌,几乎已坍平。石城安东侧山坡上有两座敌楼,坍毁得仅存一点残墙。过这两座敌楼往上至石城安东大山尖,石砌城墙尚较好,存高约五米。过山后城墙断,但在山北侧有一比较好的敌楼。此楼为大回廊结构,中心部位顶塌,楼东、西、北三面墙上各有四个箭窗,南侧墙开有一门,居两箭窗中,楼垛口虽有残,但大部分尚存,门额上嵌有一汉白玉石匾,阴刻楷书“插字贰拾玖号台”。
  由石城安东大山的东侧起又有石砌城墙,墙上有“插字贰拾捌号台”。此楼为大回廊结构,保存较好。从“插字贰拾柒号台”起,至“插字贰拾叁号台”止,全部敌楼被拆毁,现仅存部分条石基座。这段石砌城墙大部分坍圮,只有少数小段残存。二十三号台居插箭岭西大梁山上。二十二号台居大梁崖最东端,也被拆得只残存基座。过二十二号楼,城墙下西大梁崖至插箭岭村称为西门坡子的地方,其间有二十一至十八号台全毁,只残存些楼基内的垫土。插字十八号台的门匾,今存农民勒小章的家中,为汉白玉石质,匾体完好,字迹清楚。这段城墙亦毁坏严重。
  插箭岭关,相传为宋将杨彦朗曾插箭其上而得名。此关为倒马关北之要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蒙古俺答犯大同,趣紫荆,攻插箭岭。”2今插箭岭关城毁坏严重,东侧城墙砖被拆走,夯土墙尚存。城南、北二券拱门洞虽存,但已不通行,囗囗将南门洞盛柴草用。插字十六、十七号台已毁掉。今有张家口通往保定的国家主要公路由插箭岭穿过。著名的内三关之一,倒马关就在这条公路线上。倒马关在插箭岭关南,离长城约三十五华里,今属河北省唐县所辖。
  倒马关,一名鸿上关,亦曰常山关。相传因山路险峻,宋时杨延昭至此倒马,而得名。
  倒马关建关虽较早,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
  据《畿辅通志》载:“关有二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建,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以上城卑隘,于城南三里复筑下城。南跨横冈,北临巨水,屯驻官军。成化以来相继增修,讫为重镇。明初设巡司防守,景泰三年增设守御千户所,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设倒马关参将。”3今在倒马关乡政府院内,存有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据碑文载,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修倒马关,三个月修完,由昭勇将军都指挥王信监修。由此可知,今倒马关新城,始创于景泰三年,后成化元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建。
  倒马关同居庸、紫荆合称内三关,地势极其险要,关城建筑亦很独特,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个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关城周长五里,城墙底宽六米,顶宽四米,高约十米。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城有三门,东称“居仁门”,西称“由义门”,北称“宣武门”。西门百步外另有一座条石砌筑的城门。
  倒马关,为历代兵家征战必夺之地。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北进,攻取中山国时,就是先打下倒马关的。
  北魏末年。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镇兵出身的杜洛周在上谷(今河北怀来)举行农民武装起义。起义军在攻打定州时,定州刺史杨津请求柔然主阿那瑰发兵解救。柔然兵行至广昌后(今山西灵丘县),因杜洛周已在倒马关路扼据关隘,阿那瑰无它路可走,只好原路返回。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蒙古族鞑靼部首领达延汗入犯大同,欲取倒马关,以图南下。守军凭借囗囗,坚守关塞,最后击退了犯敌。
  现倒马关城,东门在修公路时被囗毁,路口两侧尚存部分砖砌残墙,瓮城石券门洞尚存。北门已毁掉,西门因修公路所毁。西门外那座条石券门,除顶部已圮残,其余较好。关城仅西面城墙大体断续残存,可辨外侧包砖和内侧卵石砌筑。其余三面均被拆毁,只局部略辨残迹。南山靠东侧半坡有敌楼,已毁成堆状。在关城四周山上,居高临下筑有石结构墩台五座,今沟圮坍只存下半部。
  倒马关遗址,已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长城过插箭岭后向东至白石山林场段,全为石砌城墙、砖砌垛口和空心敌楼。插箭岭东的插字十五号台被拆毁,只存条石基,其基上立有一块高一米六,宽一米二,厚二十厘米的汉白玉碑刻,凿刻的是关公读书的画像。据说,此碑原在关帝庙,后移立于此。
  插字十四号台亦早年被拆毁,后三十五KV高压线跨长城时,在此台残基上立了水泥杆。由插字十三号台至十号台均毁,由插字十二号台起石砌城墙保存较好,有一部分尚存砖砌垛口。
  插字九号至六号台,全为大回廊结构,除中间顶已通天及门额上石匾已被拆走外,其它保存完好。这一带石砌城墙亦砌筑的十分坚固,墙体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圮残,仅垛口稍有损坏。
  由插字六号台起石砌城墙又过一小山头,便抵一立屋。崖下为一个口子,口中原有一座口子楼,今只残存内部夯土。长城经此口继续向东上山,因山较陡,石墙砌筑简单。此口子今为白石山林场通外的唯一通路。由插字四号台起石砌城墙亦砌筑坚固,保存较好。插字四号台已毁,只存条石基座和几行砖墙。
  插字三号台为小回廊结构。楼东、西两面墙上各开一门。南、北两面墙各有四箭窗。西墙门额上所嵌石匾尚存,字迹清楚,刻“插字叁号台”。过此楼城墙止于一大石崖。石崖北有一座较好的敌楼,此楼为大回廊结构,楼东侧墙有门居两箭窗中,西面墙三箭窗,南、北两面墙各四箭窗。楼顶尚好,楼上有哨房残基。过大石崖后又有石砌城墙至插字一号台,墙体较好。
  过插字一号台后,城墙爬囗囗石山林场大南梁的最高点。在此最高点上原有一座敌楼,今只存条石基础。从这座敌楼起应为白字号台。石砌城墙由这座只存条石基座的楼向东,又过两座较好的小回廊式敌楼,便向北转至白石口。除以上三座外,还有空心敌楼二十二座,其中二十座较好,二座坍毁。这段城墙全为石砌,大部分较好。仅沟里头村东的沟口处长城被人拆和水冲所毁,沟口山崖处砌筑简单已坍圮。也有些地方墁墙顶的片石及石砌垛口尚存。
  城墙由白石口西的第五座敌楼起,分为两路,在靠近关口处,主、次两道长城均圮坍严重,两道城墙分别于关城南北而过。
  白石口关城,依东西高山,修南北两道墙,至东西两座山的陡崖处止,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方城。有一条小河经关口由北向南流过。据《畿辅通志》载:白石口“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筑城,设守备驻此”。4
  关城南门楼在河西侧,保存较好,现仍可通行。城南门楼外侧砖券拱门额上嵌有汉白玉石匾,刻“云谷重关”四大字,匾头题“万历丙戌春三月吉旦”,匾尾署“钦差白石守备都指挥韦邦臣立”。楼里侧立有一九五六年九月七日公布白石口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牌。
  白石口关城街道路面为卵石铺砌,据当地老人讲比路为修城后驻守在这里的官兵所修。
  长城从白石口东坡高尖山,至香沟村南,因山险未筑墙。由湖海村西南始有石墙,止于湖海村东南的大平顶山(亦称跑山坨)山顶的山腰部。石墙砌筑坚固,保存较好,只个别部分稍有圮坍。这段墙上有二十座砖砌空心敌楼,其中有七座较好,亦无垛口。至湖海村仍未见有白字号门匾。长城过湖海大平顶山后,利用山险向东至边根梁村南,又有石砌城墙,墙体较好,但敌楼损坏严重。过这段城墙,长城又以险制塞,顺山势北转至亚家庄东。
  亚家庄东山梁上,原为宁静安城,当地称宁静安城为孟良城。传说北宋大将孟良、焦赞曾在这座城里驻兵打仗。宁静安城南一山崖下起有石砌城墙,延绵于较平缓的山梁之上,至宁静安城有四个砖砌敌楼,全部残破只存部分箭窗和门,宁静安城堡,围墙亦为石砌,今大部尚好。据《畿辅通志》载:“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筑城置戍。”5城堡现存一座砖砌券拱南门,门额上原嵌有石匾,据说上刻“天险”二字,今门匾已无。城堡呈枣核状,约二百米长,但最宽的地方亦不足五十米。城堡内尚存碾盘、上马石等物。城中关王庙旧址还有一块断碑,是修关王庙的碑记。此碑为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
  秋七月所立,碑文开头有:“宁静安旧无关王庙,庙建于隆庆之壬申……”等字。宁静安城堡北侧墙,因地势高未筑楼。南侧墙上有三座敌楼,今全部塌毁,仅存基座。过宁静安城堡后,石砌城墙继续向北,抵业家庄村和二道河村界处的一座山崖下止,石墙多完好,敌楼毁坏严重,风沟村东有两座敌楼较好。
  长城由亚家庄和二道河两村交界山崖起至浮图峪,多因山险未筑墙。在近浮图峪关口处曾筑有较坚固的城墙,然今除个别地方零星略存遗址外,均已被毁掉。据《畿辅通志》载:“明景泰二年(公元1461年)建城,设守备。”6城为圆形,南面靠山,三面环水,因早年遭洪水所冲,今城堡已毁无存。在村中发现原西门匾额一块,中间刻“重险”二字,上款有“分守参将上谷李彦勋”,下款“万历四年季春立”。可知城堡万历时又重修,设参将守御。另外,此城内原庙宇较多,还有演武厅、演兵台、校兵场等,因建工厂被毁。此处是通往易县的要塞,今京原线公路由浮图峪关穿过。
  紫荆关,在浮图峪东七十华里,今属河北省易县所辖。
  紫荆关,为内长城要塞。因关城居于紫荆岭上而得名。紫荆关是著名的军事重地,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太行八陉的第七陉,古称蒲阴陉,宋时叫金陂关,后改今名。这里至今仍是大同通往北京的主要通道之一。
  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正面攻居庸关未下,改道攻下紫荆关,再取涿、易二州,最后攻下居庸关。
  明朝初年,对紫荆关旧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筑,并重新建新城。
  据《畿辅通志》载:“明初设千户守御,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
  增设守备,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改为参将,九年又改副总兵。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重筑新城。”7
  紫荆关城,据实调查,四面各一门,南、北二门为交通要道。北门靠拒马河,朝东开,石券门洞,门额有匾两重,保存十分完好。上重题刻“河山带砺”,下重题刻“紫荆关”,落款为“万历丁亥聊城傅光宅书”。南门与北门遥相呼应,朝西开,门额亦有匾题“紫塞金城”四字,匾下款属“万历十七年岁次乙丑孟秋吉旦立”。据当地群众介绍,原来城南门外有一瓮城,瓮城有门,当地称瓮城南门为“南天门”,门额上有匾书“畿南第一雄关”。现在,匾同门一起毁掉。紫荆关整座关城,依山就险。站在西、北侧的城墙上,可俯控拒马河整个开阔地面。在紫荆关城北侧高坡地另有一城堡,当地称三里堡。此堡同紫荆关隔河相呼应,据说原在两城间河床上有铁索封锁河面,以利防守。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集中兵力分四路对明朝边城大举进攻,首先攻克了大同。大同告急,举朝震惊,宦官王振力主英宗亲征,官军大败,英宗于土木堡被俘。
  瓦剌首领也先,挟英宗自大同南下,首先便攻克了紫荆关,然后直逼京都。围攻京城不下,瓦剌部又从紫荆关退出。从“土木之变”之后,明廷更加重视紫荆关的防务。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蒙古族部落首领小王子,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蒙古族俺答部,先后入犯大间、宣化,都曾企图轻取紫荆关,但在明军的抵御不,未能得逞。
  紫荆关城两翼,有城墙向两侧延伸,向东止于紫荆岭上;向西沿河顺山脊而行。有保定至大同的公路穿城墙豁口而过。这段城墙止于大盘石村。靠紫荆关城只有两座残破的敌楼。
  长城过浮图峪后继续向东北行,经北窑沟、东羊栏两村至天桥村段,没有完整连贯的墙体。从天桥村西坡起,才有较为连贯的石砌墙体。
  浮图峪经小河镇向北通烟煤洞乡的公路由天桥村过长城,公路西有三座敌楼,虽有圮残尚属较好,第一座今被牧牛人做牛圈用。过这三座砖砌敌楼便是公路,此地原是长城的一个口子,据说原在关口处建有城墙,墙下有洞可泄流水,进出人走城墙上,所以当地称其为天桥。天桥村亦因此得名。然今于此处已看不出任何设关守戍的设施了。
  城墙过天桥以后继续向东北,至烟煤洞乡隋家庄东的小河口处。
  这段石砌城墙构筑较为坚固,尚保存许多片石砌墁的墙顶面,大部分砖垛口已毁掉无存,在靠近村子的地方人为破坏较重,也有少部分为自然圮残。
  这段墙上所有敌楼全是浮字号排列,浮字一号楼就在隋家庄村东小河口南侧。过小河口后向北为乌字号排列,乌字一号楼即座落于小河口的北侧。
  长城由隋家庄东的小河口向北一华里,经石塘沟村转东约三华里,又折向东北至唐子沟村河口。过河口迂回向北,从瓦窑梁村东转约七华里,抵乌龙沟乡下碾子沟东南的河口。这段长城全部为石砌城墙,各河口处长城均已被洪水冲毁。山上的城墙圮残,多不甚严重。砖砌敌楼全为乌字号排列。过天桥路口至下碾子沟东南河口段长城,共有砖砌空心敌楼八十三座,(浮字号二十九座,乌字号五十四座)。其中较好的六十八座,圮坍的十一座,全毁仅存残址的四座。
  长城过下碾子沟村东河口,向北有一段因山险未筑墙,至三道河村西又有石砌城墙。先向北后转东,跨乌龙河向东偏北方向至暖水村。这段石砌城墙,因山势险峭,所以断续砌筑,较前简单,毁坏亦稍重。
  乌龙沟口堡,西靠山崖,三面环沟。城全部用条石砌筑。今城墙和城门均保存较好,南城门、西城门均有瓮城环护,瓮城门额各嵌有一匾。南瓮城匾,阴刻横书“栩荆门”三字。西瓮城匾阴刻横书“镇朔门”三字。
  乌龙沟地形之奇峻,长城建筑之雄壮,长城保存之完好诸方面,均不在已开发的八达岭、金山岭、慕田峪等三处长城之下。乌龙为长城是万里长城又一处颇有旅游开发前景的地段。
  长城过暖水村,至东团堡乡里沟村东北的山梁上,以山险为障。
  从山梁上至乌龙沟乡草滩村西,约三华里,为石砌城墙。
  长城从涞源县的草滩村起,顺山继续向东跨入涞水县境,以险制塞未筑墙,直至大龙门堡。
  大龙门堡,城南依峭壁以山为墙,其余三面皆为条石青砖砌筑。
  东西两座城门的砖券拱门洞今犹存。原西门门额嵌有石匾,阴刻横书“镇宣威武”四字,今匾已毁。从大龙门堡向东北,在菜树庵村北上山,有一段条石砌筑长城,保存较好,墙外侧砖砌垛口多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0,第969页。
  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卷44,第1881页。
  3.《畿辅通志·关隘一》,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影印本,卷67,第2907页。
  4.5.6.7.《畿辅通志·关隘四》,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影印木,卷70,第2976、2978页。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