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明长城考实》·点校版
明长城考实
华夏子·著 长城小站·校考
  << 上页 目录 下页 >>  

 

  迁西县辖长城

  迁西县,一九四六年始设县,因从迁安县西部划出而得名。迁西县东接迁安县,西连遵化县,北与兴隆、宽城、青龙三县以长城为界相毗邻。
  迁西县境地处滦河流域,燕山山脉南麓,境内有四条较大山岭,沿东西走向,大致平行,长城基本上是修筑于最北的山岭之上。
  迁西县境内所辖长城,长约一百八十华里,现查有敌楼二百二十八座,其中较好的七十四座,圮残的七十六座,拆毁只存残址的七十八座。
  长城由迁安红峪口进迁西后,至铁门关段的大致走向为:过将军帽山至擦崖子口,由擦崖子口继续向西,过海拔四百零九来瞭望山,至小牌楼沟北转正北方向,经杏树岭在海拔四百九十米的山上,转偏西方向并分为两道,约行三华里于头道沟汇合。过海拔五百零三米的高峰至大岭寨,然后转正北方向,经兰城沟村西、榆木岭关至青山口。
  过青山口后,继续向北行四华里,转西至董家口,有长河从董家口北向南流过。由董家口继续向西过女儿山至铁门关。
  这段长城,共有敌楼一百四十二座,其中较好的五十座,圮残的四十八座,被毁仅存基座或残址的四十四座。
  长城进入迁西后,由将军帽山西始有石筑城墙,坍塌十分严重,已成—溜碎石堆。擦崖子口东西的一段砖砌城墙,砖早被拆光,毁坏得不成墙样。
  擦崖子关,设在东、西两山咽喉要道上,地势险要。擦崖子关山势自西北陡落,长城顺山而下为老边,向南百步为正关,门洞厚七丈有奇,半甃以石,凭城为守。又据《永平府志》载:擦崖子城,石筑,高一丈四尺,周三百十七丈有奇,西、南、北各有一门,门上建有城楼。1今关口建筑已毁掉,关城仅存残址。长城由擦崖子口向西南至瞭望山,几乎已无迹可寻,敌楼也只存夯土基础。
  过瞭望山至杏树岭,城墙残破严重。杏树岭西南的长城,因山势险峻,用碎石码砌,十分低矮。青河从杏树岭关东向西流过。长城过杏树岭,砖石墙均已坍塌。长城在杏树岭北海拔四百九十米的山上分为两支,北侧城墙为石砌,大多坍成石堆;主体城墙至大岭寨关为砖石结构相参,圮存各半。
  大岭寨东的石砌城墙,几乎已坍平,有一座较好的敌楼,南、北各有门居一箭窗西,东、西各三箭窗。楼内墙上用水泥镶着一块石碑,对面墙上,写着“此碑不许破坏,大岭寨村重立”。由于爱护长城的人们尽心保护,碑文清晰,镌刻“名垂千古”四个大篆字,为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丁亥春立。
  一九八一年七月四日,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发了保护长城的布告,迁西县十分重视保护长城,制定了保护措施,规定损坏一块砖罚款二元,损坏一块条石罚款二十元。对保护长城有成绩的户按离城远近,护城难易程度颁发奖金,少者十元,多者七百一十五元。一九八二年,县政府对青山口村霍庆华等人因拆长城罚款一百一十五元,并通报全县。
  大岭寨关,东侧一山峭峻挺拔,与北侧山峰相连,长城由北侧山顶斜插东山之脊,关门设在两山间,有青河经关下向南流,汇入滦河。
  关口外山径崎岖,仅可通单骑。据《永平府志》载:大岭寨,关城为石筑,高一丈五尺,城周一百六十三丈一尺,东、西各有一门。2
  从大岭寨至榆木岭段长城全是石墙,构筑简单,从榆木岭至青山口段长城,大部分是石墙,小部分是砖墙。两段均坍塌严重。
  榆木岭关,古为蓟北雄关,四周群峰对峙,极为险峻。关城东西相距四十余丈,城倚关下。关外地势稍阔,石径迂回不能通车,马可并行,其东为四道关。据《永平府志》载:榆木岭,关城石筑,高一丈五尺,城周一百四十七丈三尺。西、南各有一门。3今城围墙残塌,尚可辨轮廓。
  榆木岭北有一空心敌楼,当地称为“七十二券楼”。此楼为小回廊结构,南、北墙上各有一门居两箭窗西,东墙有四箭窗,每个箭窗下有一个瞭望孔,西墙有二箭窗。此楼内部结构墙上,有很多券拱式“壁厨”,以供戍守士卒放置物品之用。窗、门、梯、瞭望孔、楼内结构墙及“壁厨”,楼顶上哨房等券,旧时合为七十二券,故得名。青山口南有一段砖墙保存很好,锯齿形垛口犹存,很有气势。
  青山口,依山筑有一座关城,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大致保存原规模。城南、北各有一门,南门额上有一石匾阴刻楷书:“青山关”三个大字,并题有“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十月,吉旦创建立”。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蒙古兀良哈三卫曾入犯此口。万历初蒙古朵颜部攻喜峰口,戚继光率兵出青山口御敌。4
  长城出青山口向北行约四华里至月亮楼,转西至董家口。这段城墙,青山口至月亮楼大部分为砖墙,墙体保存较好,只垛口多残倒;由月亮楼至董家口循山麓西行,因山高且险,故大多未筑墙,只个别地方有十分简单的矮墙。由东至西,开始为一墩台残基,后过两座敌楼,又有五座墩台残基。由董家口东八面峰山西坡开始有石筑城墙,残坍严重。在靠近关口的地方有一段城墙,外侧为砖砌,内侧为石砌,内墙坍塌严重,外墙大都较好。
  董家口关,南北大路平坦、宽敞,为长城内外车马往来的通道,其战略地位较左右各关都显得重要。今关口健筑已毁,仅券拱关门洞两侧的墙壁残存于长河西岸。据《永平府志》载:董家口关城为石筑,高一丈六尺,城周一百零九丈六尺,设有西、南二门。5
  由董家口向西为石墙保存较好,只是墙上砖砌垛口,近些时候被扒蝎子的人拆得支离破碎。长城由柳条沟北上女儿山,顺山梁西走。
  此山两侧均很险,无法攀登,山上基本没有统墙,只是在较凹凸的地方,有添垫的石块,似乎是以山梁作巡哨瞭望之用。
  在铁门关东,女儿山西侧山崖下,开始有石墙至铁门关,大部分坍塌。铁门关,正关置于东西两山之间,环锁森严,似铁门紧闭,隔阻内外。明时为兀良哈三卫入贡通道之一,现宽城至遵化公路由此通过。今关口建筑已毁。关口东侧山半腰,残存部分砖砌城墙,两侧险崖壁立,崖下半坡原有一座敌楼,今只存夯土基座及残砖碎石。在关内,距正关约百米左右,有一道重垣紧锁路口。今路两侧略存残址。正关南有铁门关城。据《永平府志》载:关城为石筑,高一丈三尺,城周一百二十七丈,开有南门。6今关城已毁,现为铁门关村。
  铁门关至迁西、遵化两县交界处的长城,大致方向是:由铁门关转西北方向,后又转西偏南至喜峰口,然后又向西经西岭至潘家口。
  由潘家口向西北,行约十二华里后转南行,约八华里,向西南经西城峪、北水峪、龙井关,至二道城子西出迁西入遵化。
  这段长城,共有敌楼八十六座,其中较好的二十四座,圮残的二十八座,被毁仅存基座或残址的三十四座。
  长城过铁门关,向西上山后,始为砖砌城墙,保存较好,仅垛口已毁,系被人所拆;后更为石筑墙保存亦好。铁门关北,过第三座敌楼后,有几十米墙,向外分支出去,在分支点的尽端,有一空心敌楼,此楼与主体城墙上敌楼相呼应,对防守极为有利。由铁门关至喜峰口段,除一些山险之极的地方砌筑简单或未筑墙外,其余石砌城墙,或砖砌城墙均较好。
  喜峰口,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城西北一百余华里,自古即为中原出关的交通要冲之地,也是明时北方蒙古族进贡的主要通道。关口左右皆有高山对拱,地势十分险要,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曾在此发生过许多重要战事。
  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宣宗皇帝亲率大军北出喜峰口,征兀良哈三卫的蒙古贵族。
  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兀良哈三卫联合进攻喜峰口,从此明朝派重兵戍守此地。
  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兀良哈三卫犯喜峰口,镇守蓟镇的总兵官戚继光率军赴此,赶走了三卫之兵。
  万历初年,蒙古部族首领朵颜率兵进犯喜峰口,戚继光勒兵出青山口,在喜峰口外打败来军。
  从明史中记载的这几次军事行动,可以看出蒙古部若从赤峰、平泉而来,进攻明朝的京都时,喜峰口便是其主要的进攻通道。
  喜峰口,原为喜逢口,相传古时有一人久戍不归,家中不知其生死所在,其父遍访无求,恰巧父子相遇于此山下。父子喜极,相抱大笑而死,葬于此。关因此而得名,后改今名。
  据《四镇三关志》载:喜峰口“洪武年建。”7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七月于关门上建镇远楼,楼高四丈,明嘉靖年间在关口处还建有来远楼。
  喜峰口关建筑结构十分独特,关有三重,三重关门之间由坚固的石基砖墙连结成一体。城墙的六个接触点均有空心敌楼住兵戍守,关东、西城墙与万里长城主体相连。
  关口东南四华里有喜峰城。据《永平府志》载:关城石筑,城高二丈,城周四百十八丈六尺,堑八十一丈五尺。西、南各有一门。8喜峰口城原保存较好。现在,喜峰口淹没于潘家口水库(一九七六年国家引滦入津的重点水利工程)之中,只在水面上露有一点残墙,枯水季节,尚可看见关城残址。据当地农民讲,喜峰口关门原有四个门洞,门洞上各有一楼。长城过喜峰口向西,经西岭至潘家口。此段因山险,山上只筑有少许简单石墙。
  潘家口,山势挺拔险峻,关城负山麓而建。据《永平府志》载:城为土筑,高二丈二尺,城周二百十九丈六尺,西、南各有一门。9关门设在关城北,阻河为塞。潘家口关及关城今已全都淹没于水库之中,长城由水库北出水上山蜿蜒而去。
  潘家口水库,是开发滦河水利,引滦入津、入唐的骨干工程。水库大坝仅次于长江葛洲坝和丹江口水库大坝,居全国第三位。目前,正在开发水库通航和旅游事业。游客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库区来,既可饱览到“小三峡”的风光,又可欣赏喜峰口东侧群峦之上的长城。
  由潘家口向北的十多华里长城,除一些极险的地方无墙或筑有十分简单的石墙外,大部分为砖石墙,保存较好。从最北点的敌楼转南至西城峪,有的地方因山险未筑墙,大部分为石砌城墙,坍塌严重。
  由西城峪至龙井关段长城,大部分为石砌墙,倒坍严重。龙井关,左右两山相对如门,西南三座雄峰耸峙,关居其中。有潵河经关下向东南流,关城筑于河右侧。据《永平府志》载:龙井关城为石筑,高一丈五尺,厚四尺,城周二百九十七丈八尺,东、北各有一门。10今关口及关城均已毁,龙井关村中现存有一块残碑,字迹不清,只有“万历拾年(公元1582年)囗月吉立”等字可辨。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清军攻锦州城不下,皇太极率军绕过山海关,攻下龙井关,第一次突进长城,进逼北京。
  长城过龙井关继续向西南,经头道岭、二道岭,至三道岭均有城墙。从龙井关起,经娘娘山南坡,至国旗杆子山,长城为石结构,保存较好。由此至迁西与遵化交界处,除少部分以险为障外,大部分为石砌城墙,较为坚固,除垛口外,保存完好,迁西与遵化交界的空心敌楼,东墙外侧用石灰水写有:“破坏长城有罪”的醒目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5.6.《永平府志·城池上》,清光绪二年刻本,卷32,第19页。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卷17,第750页。
  7.《四镇三关志·蓟镇形胜》,清抄本,卷2,第30页。
  8.9.10.《永平府志·城池上》,清光绪二年刻本,卷32,第20、22页。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