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镇
山西镇,亦称太原镇,为内长城外三关部分。山西镇与蓟镇、宣府、大同三镇同为拱卫京师的畿辅重镇。据《明史·兵志》载: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命大将军徐达筹备山西、北平边时,“诏山西都卫于雁门关、太和岭,并武、朔诸山谷间,凡七十三隘,俱设戍兵”。1
明程道生《九边图考》中论山西镇三关军事地理位置之重要时说:“偏头、宁武、雁门,向西迤东三关并列,西尽黄河东岸,东抵大同。虽太原北境要害之地,与真定相为唇齿,非唯山西重镇,面畿辅之地安危系焉。”2在论三关形势时载:“往年东胜、开平能守,三关未为要害。正统以来,东胜,开平俱失,三关独当其冲时,无驻敌之虏,防守尚易。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以后虏驻套中,地势平漫,偏头关逼近黄河,焦家坪、娘娘滩、羊圈子地方皆套虏渡口,往来蹂践岁无虚日,保障为难。”3
据《偏关志·关隘》载:“大边,在关北一百二十里,东接大同镇平鲁卫崖头墩界,西抵黄河,长二百九十里。今失在二边之外,久属草地,只有藩篱遗址,未详修筑始末。”4
《偏关志·烽堠》部分却有这样的记载:“大边墩在红门口外六十里,自窑子头墩起,至小口子墩止,共计一十六座,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都督李谦建,嘉靖初年犹存,今皆废为草地。”5
《偏关志·关隘》载:“二边在关北六十里,正北为草垛山,边迤东为水泉、红门口,边极东为老营好汉山,边东接大同镇平鲁卫白草坪边,东南折向内边接利民、朔州界。西折(此处按遗址考察应为东折之误)至神池大水口,宁武阳方口,迤南复东折盘道梁,抵雁门关,谨按二边乃新边也,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总兵王玺建。”6此段“迤南复东”为记叙上的错误,按遗址考察结果,长城由阳方口经盘道梁至雁门关应为向东偏北方向。
另据《偏关志·关隘》载,偏关还有三边、四边。“三边在关东北三十里,东起老营石庙儿,西抵白道坡石梯墩,沿山削崖,平地筑墙,长九十余里,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总兵李瑾建。”“四边在关南二里,东起长林鹰窝山崖,西抵偏关教军场,随山据险,长一百二十里。又于关南五里筑堡一座,名罗汉坪堡,为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兵宪张凤翊建。”7
据《山西通志》载:“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都御史李钺于雁门东筑七堡,石墙、吴城、六郎,以遏山阴之冲;东梁坡、乱石滩、骆驼石,以遏应州之冲;天井梁以遏浑源州之冲。西筑四堡、八岔、石匣、小莲花,以遏马邑之冲,夹柳树、雕鹗梁,以遏朔州之冲。”8
山西镇的偏关、宁武、雁门三关长城,同宣、大二镇一样,是明嘉靖年间修筑的,工程量最大。《宁武府志》载:“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都御史任洛自雕窝梁至达达墩,筑边八里二十八步,砌以石。”9
又载:“十八年都御史陈讲乃寻王野梁废迹修复之。东起阳方,经温岭大、小水口,神池、荞麦川至八角堡,悉筑长城凡百八十里,且筑且斩,因山为险,土石相半,外为壕堑。二十三年都御史曾铣以边墙高厚勿称雁门,乃复增修筑之。三关中路之备,于是始壮焉。”10
《山西通志》载:“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都御史刘臬请城雁门隘寨三百里,高阔以一丈五尺为式。”11
据《明史·翟鹏列传》载: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翟鹏接樊继祖任宣、大总督,这正是俺答大犯明边的时期,翟鹏向皇帝奏请“调陕西、蓟、辽客兵八支,及宣、大、三关主兵,兼募土著,选骁锐者十万,统以良将,列四管,分布塞上,每营当一面。寇入境,游兵挑之,诱其追,诸营夹攻。皇帝批准了他的奏请,“鹏乃浚壕筑垣,修边墙三百九十余里,增新墩二百九十二,护墩堡—十四,建营舍一千五百间。……疏请东自平刑,西至偏关,画地分守。增游兵三支,分驻雁门、宁武、偏关。寇攻墙,戍兵拒,游兵出关夹攻”。12
山西镇各府、州、关、县志中有关曾铣加筑边墙的记载很多。《偏关志》载:“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巡抚曾铣自丫角而南历老营、野猪沟、利民一带增筑旧边一百四十一里,望台一百二十八。”13
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翁万达代翟鹏职,总督宣、大、保定军务后认为:宣、大两镇长城,皆逼巨寇,险在外,是极边;而内外三关长城皆峻山层岗,险在内,是次边。他又将内长城和外长城各自做了划分:外边,大同最难守,次宣府,次山西之偏关;内边紫荆、宁武、雁门为要,次居庸、倒马、龙泉、平型。基于这样的分析,在他任职期间,主要修筑了大同西路及宣府东路的长城。但这同时也修筑了山西镇宁武、雁门一带的长城。
《山西通志》及山西各镇、府、州、关、县志中,对翁万达修长城之事均有很多记载。如《山西通志》载:“翁万达疏,自水峪鸦儿崖起,东至马兰口霍家坡止,为垣五十三里有奇,增添敌台九十六,铺屋二百八十八,品窑五万四千八百四十。”又载:“翁万达疏,自凌云口莱树沟起,东至大安口阎家岭止,为垣四十五里有奇,石堑三十之一,增添敌台一十八,铺屋五十四。”14
《代州志》载: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巡抚李景重筑雁门关边墙,绵亘十五里。15李景重筑的这段长城,便是雁门关外,白草口至新广武段长城。这段长城是山西镇长城之精华。
关于山西镇长城将领配置情况,据《明史·职官志》载:镇守山西总兵官一人。旧为副总兵,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改设,驻宁武关。防秋移驻阳方口,防冬移驻偏关。
协守副总兵一人嘉靖四十年添设,初驻偏关,后移驻老营堡。
分守参将六人,曰东路代州左参将,曰西路偏头关右参将,曰太原左参将,曰中路利民堡右参将,曰河曲县参将,曰北楼口参将。
游击将军一人,坐营中军官一人,守备十三人,操守一人。16
山西镇所辖兵马额数及银饷支予情况,据隆庆三年霍冀《九边图说》载:
“本镇原额马步官军五万八千五百二十六员名,除节年逃故外,实在官军四万七千一百八十一员名。原额马三万六千二百九匹,除节年倒失外,实在马一万四千三十四匹。”
“本镇年例主兵银十二万三千三百两,客兵银十万两。”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史·兵志》,中华书局1974年,卷91,第2235页。
2.3.程道生:《九边图考·三关考》,民国八年石印本,第37页。
4.5.《偏关志·关隘》,1915年铅印本,卷上,第3页。
5.《偏关志·烽堠》,1915年铅印本,卷上,第6页。
7.13.《偏关志·关隘》,1915年铅印本,卷上,第4页。
8.11.14.《山西通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5,第40页。
9.10.《宁武府志》,清乾隆十五年刻本,卷l,第21页。
12.《明史·翟鹏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204,第5382页。
15.《代州志》,清光绪八年刻本,卷12,第22页。
16.《明史·职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76,第1868页。
17.霍冀:《九边图说》,明隆庆三年刻本,第1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