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水帘洞
 公元六世纪的大兴城 

2007-01-04 Thu

斜风、细雨、北海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二十四节气的雨水那天,女友的同学卓卓说,“真想和你一起在细雨中漫步啊。”没成想,才过了两天,我们就真的一起在细雨中漫步了。

自然之友的志愿者沙龙组织周末观影,地点就在北海公园旁边的北图老馆。卓卓兴奋地打电话给我,说上午一起去逛北海吧,“想跟你一起在圆形的楼里聊天。”

这年头,一大把的年纪了,居然还有个只见过三次的女孩巴巴地约了去逛公园,真是难得啊。

雨是头天晚上就开始下了,一直到早上,还没有停的意思。公园里没有什么人,起伏的湖面上摆动的鸭子数目都大大多于自诩为高级动物的我们。偶尔走过的三三两两的游人也只是诺大公园的点缀罢了,没有更多的意义。

卓卓所说的圆形的楼,其实是长廊西侧的阅古楼,而且也并非是圆形,而是稍显硬角的半月形,璧嵌三希堂的法帖石刻。

《国朝宫史》云:琳光殿北,延楼二十五楹,左右围抱相合。乾隆丁卯,以内府所藏魏晋以下名人墨迹,命儒臣择其尤者,钩摹上石,为御定《三希堂法帖》三十二卷。既成,以石刻列嵌楼壁上下,翰墨琳琅,辉映廊庑。

记得小时候,公园还是5分钱门票的时代,阅古楼却要三角钱。每每从那里走过,总觉得很奇怪,不知道一个什么场所,要收高于门票6倍的价钱,却让很多老头儿趋之若鹜,久久不再出来。后来,终于陪着喜好舞文弄墨的外公进去了,才发现不过是一些刻字,就更奇怪了。

而今,不收费了,石刻也已经搬家了,或者是在白石桥的博物馆,或者是在北边的快雪堂,或者还是在禁止入内的楼上吧?反正能够看到的只是些拓片,胡乱地被张挂着,没有历史,也没有上下的顺序。头一篇还是宋太宗呢,后一篇就王献之了。黄庭坚的一首诗被放置在了相隔的三个橱柜里,好像被分尸的关云长。

卓卓给我解释说,有一种图章是阴阳两种文字组合而成的,还有一种是图章的上下两面分别都有字,然后印的时候一定要上下对齐。继而她又笑着说,给我刻章,大概只需要刻一个“阿”就好了。呵呵。

屋外刮着大风,在楼里只看到摇曳的树影,几个外国人溜进来看了半壁,跟我们相遇后,奇怪地看看大笑着的我们俩,又走了。听不懂他们叽哩咕噜地说什么。不过,能认认真真地看了一刻钟,我也很敬仰了。毕竟,只是些拓片而已嘛。若非卓卓喜爱书法,“心耽翰墨足淹留,每到偏欣阅古楼”,我大概也不会久留于此的。

长廊那边传过来吹吹打打的声音,好像有人娶亲。待我们走过仿膳的时候,果然看到有着一个大红的“喜”字。对着游船码头的大门却是冷嗖嗖的,也冷清清的。

半月城下的牌坊已经很故旧了,支撑牌坊的柱子已经斑斑驳驳,而脚下的镇石却依然完好。想想古人真是细致,连一个压柱子的石头都要雕凿成盘龙的样子,而不许它显现哪怕是一丁点儿的突兀。

下山的时候,在台阶的南侧看到了一个门礅儿,镶嵌在一堆碎石当中。很奇怪,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搬运来的,好像很久了,汉白玉石的边边角角已经被打磨出藏黑色,几乎跟周围连成了一片。要不是它的成色太白,大概我们也就错过了。可惜啊,完完整整的一个雕刻精美的物什,它就胡里胡涂地被垫了脚,经年累月地沉睡了。

本来中午约了朋友去吃荷风轩,他有事,我和卓卓就到永安寺旁原来KFC的旧址上喝茶去了。不记得KFC是哪年搬走的了,只记得沸沸扬扬地搬进来,闹闹哄哄地在报上讨论了来又讨论去的,争执了好多年。好像,我也就是从那场争议之后就再没来过北海了吧。真可笑。端上来的茶盘茶壶茶碗上都写着四个大字“万寿无疆”,卓卓说,本来好端端的词,为啥后来被用在慈禧太后的头上,就一来二去的成了个贬义词呢,甚而除了她,别的地方也用得少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怨恨吧。

鸭子们开始午睡,纷纷把头埋藏在羽毛之下,在水中一动也不动了。雨早就停了,只有点小风,太阳也在灰色的天空后面露出白色的脑袋,一摇一摇的。

“卓卓,快看,有人放风筝啊。”
“那不是风筝,是水鸟啊。”
“啊。。”

跟随着风筝似的水鸟,我们走过了金蟾桥,去看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天地人”的《微观世界》和《喜马拉雅》了。

2004.2.21


阿印于 2007-01-04 17:22:21 发表在分类:风花雪月
(48741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