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明长城考实》·点校版
明长城考实
华夏子·著 长城小站·校考
  << 上页 目录 下页 >>  

 

  应县辖长城

  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恒山、雁门之北,因雁门、龙首二山南北相应故名。应县地居桑干河中游,大同盆地南端。其地势南高北低,而山势则相反。应县东北部为龙首山,山势较缓,主要山峰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左右。而南部山地属恒山系,则山势陡立,主要山峰乡在二千米以上,长城就是依应县南部山脉的北山坡而设防的。
  据《明史·地理志》载:应县明时为应州,属大同府辖,“西有小石口巡检司,东南有胡峪口巡检司,南有茹越口巡检司。又有北楼、大石等口,路通繁峙县。”1
  长城在应县境内的基本走向为:由东安峪向东北方向经茹越口、小石口、大石口至北楼口。从北楼口,经康峪、徐峪,向东北出应县境,入浑源县黄沙口地界。长城在应县境内长约一百一十七华里,共残存黄土夯筑墩台六十九座。
  长城入应县界后至马兰口,没有筑墙痕迹,有十五座残存的夯土墩台。马兰口关今仍有应县通往繁峙县的人行小路。关口处略存夯土墙残迹。
  由马兰口经瓦窑沟村、赵老沟村至茹越口段,只见有残存夯土墩台,未见筑墙。《万历应州志》州境图上,在茹越口东画有茹越山,可知此关因山而得名。茹越口为雁门十八隘口之一。
  应州古城(今应县城)在茹越口北偏西约四十华里。应州古城为唐乾符年间(公元874年至879年)大同节度使李国昌废金城县旧城后始筑。经诸朝修建,元朝时,应州古城已发展为挺立于北疆的一座重镇。元末,应州古城日趋冷落荒凉。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应州知州陈立诚,以旧城西北多旷地,遂就东、南城墙改筑今城,城周围五里八十五步,设门三座。
  应县城内西北角有辽清宁二年(公元l056年)建成的佛宫寺释迦木塔,高六十七点三一米,是我国内保存下来最高的木塔。此塔为国务院重点保护文物。
  塔分三部分,下部两层石砌基座;中部木结构塔身,为楼阁式六檐八角。外观塔身为五层,各层之间置矮柱构成平座,平座外缘为环塔游廊,并设栏杆供游人观赏眺望。楼中有楼梯相通直到顶层。
  据《山西通志》载:茹越口堡,“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筑,正统十四年九月,瓦剌繇茹越口入,掠忻、崞、繁峙、五台。”2
  长城由茹越口过护驾岗、狼峪至小石口段,未筑墙,只残存黄土夯筑的墩台。
  小石口因与大石口相对应而得名。据《山西通志》载:“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筑。”3《代州志》载:“城周二里有奇。”4由小石口向北偏东至大石口段,沿山梁有黄土夯筑的城墙,虽大部残圮严重,但遗址尚清晰。有些局部地段,墙体高约五米以上,较为完整。
  大石口,因大石峪而得名。大石口宽约三百米,今由应县经砂河至繁峙的公路干线由此经过。
  从大石口至北楼口未见筑墙,只在牛槽峪、兴国城、王家窑三个村南的山坡上,共残存有十九座黄土夯筑墩台。
  北楼口,亦称碑楼口,是翠微山麓的一个最大隘口,此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历代为兵家所重视。今关口处有城堡一座,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堡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筑,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增修,周四里有奇,……所辖边二百五十三里。”5
  北楼口堡,四面各开一门,今四门皆残存。城堡遭到严重破坏,砖包墙仅西北角部分残存,其余部分的包砖拆毁。从残存的夯土残墙尚可辨出原堡规模。据老乡说,前些年西门上还存一匾。今不知去向。北楼口南山,当地称岳胜梁,山上今残存一座黄土夯筑的小围城,围城东、西有夯土墩台,东山、西山上的墩台相毗连。由北楼口西山起,有黄土夯筑的城墙绕至北楼口堡城北侧,跨北楼峪河至东山。除北楼峪河床内的夯土墙,早已被洪水冲毁外,河床两侧墙体尚好,残高六米以上,长约一百五十米。
  长城由北楼口东山继续向东北至应县、浑源县交界处段,在康峪、徐峪等处残存有黄土夯筑的墩台,无筑墙痕迹。
  另外在北楼口东十二华里的小岭村南,断续有一条毛石码砌的长城。此长城由铁杠崖东侧起,向东北方向循山梁,进入浑源县安家坪村,再转东至肖家沟村,然后折北偏东方向抵凌云口。这条石砌长城,今已坍塌成石堆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1,第968页。
  2.3.《山西通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5,第58页。
  4.《代州志·关隘》,清光绪八年刻本,卷4,第24页。
  5.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卷40,第1714页。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