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明长城考实》·点校版
明长城考实
华夏子·著 长城小站·校考
  << 上页 目录 下页 >>  

 

  宁武县辖长城

  宁武县位晋西北管涔山麓,全县境内山峦重迭,沟壑纵横,地形十分复杂。县西北的管涔山山势险峻,县东北是海拔二千二百多米的禅房山。这两座山是宁武的天然屏障。长城则在宁武县北部由西至东将神池、代县与宁武连在一起。
  宁武县,汉为娄烦县地,置有娄烦关。今县南的宁化村即为娄烦关南口,县北阳方口即为娄烦关北口。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隋为崞县、静乐县地。唐治宁武郡,始用宁武之称,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而得。
  宁武县,明朝时无县的建置,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设宁化巡检司,十一年改巡检司为宁化守御千户所,隶山西都司。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设三关总兵,驻于宁武关,统领偏头、宁武、雁门三关边防事宜。
  长城由神池县龙元村向南约四华里,转东进入宁武县大水口地界。长城在宁武县境内的大致走向为:入境后向东略偏南经大水口至阳方口,从阳方口向东南经黄羊梁,抵西麻地沟,然后折为东北方向约十华里,又转向东南至姬庄。从姬庄向东北方向,经宽草坪、盘道梁抵段庄,然后出宁武县而入代县境。长城在宁武县境长约八个四华里。
  长城入宁武县境至大水口段,为黄土夯筑城墙。这段长城因土质好,夯筑坚固,虽有自然圮残,但总体来说墙体保存较好。现在大水口村仍有许多人家在数百米长城上,掏挖成窑洞居住,烟囱由长城顶上伸出。据老乡介绍,村东、村西长城上原有两座水口,雨季西山洪水从水口流入恢河。两座水口早已被冲毁,河滩地已残成豁口。在村东水口豁口东侧城墙底部,尚存一小段高约一米的灰砌卵石墙遗址,可知原来的水口是用当地的河卵石砌筑而成的。
  长城从大水口向东南,至大水口南山顶,转东至阳方口堡西山断壁处止。今只存夯土残墙和土筑墩台。堡西山断壁下为恢河,河东有阳方口堡城,今近河床处长城已荡然无存。
  当地群众传说阳方口原名九牛口。长城过恢河地段,原建有九孔石桥一座,与两侧长城相衔接,每个桥孔内又有一铁牛镇守。后铁牛被水冲走,桥亦坍塌,更今名。阳方口堡城,东靠长方山,西傍恢河,为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巡抚陈讲所筑,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增修。堡城周二里。有“山西镇中路第一冲口”之称,古时此地“地势平漫,十万骑可成列以进。”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论述阳方口堡战略地位时说:“大同有事,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也。”1现在阳方口亦为晋西北、大同、太原的交通枢纽。北有同蒲钱、宁苛线两条铁路,还有忻州至保德,崞阳至偏关,水泉、阳方口至平鲁等三条公路干线由此穿过。今堡城已残毁,尚存城北砖券拱门,用横木支撑着,供行人来往。
  宁武关城,在阳方口南二十五华里,关城北依华盖山,南靠凤凰山,恢河水自城南向东流去,关城两翼顺河而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据《山西通志》载:“宁武关,古楼烦地,据雁门、偏关两关之中。明初为军屯,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筑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巡抚都御史李侃言,宁武北临云朔,西带偏保,最为要冲,请设关置守备。于是,因辽宁武军旧石立关。(嘉靖)二十二年置三关镇守总宁武,辖雁门、偏关二关。明景泰元年筑城,方四里,高二丈五尺,下有堑。”2城东、西、南三面开门,东门称“仁胜”,西门称“人和”,南门称“迎薰”。门上皆建有关楼。“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巡抚魏绅拓广周七里一百二十步,增碑五尺,加辟北门,亦建正楼于上。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宁武道郭光复始甃以砖,又筑东西关城,皆砖甃。”3宁武关城,因踞凤凰山之北,历来又有“凤凰城”之称。
  宁武关一带,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鲜卑、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的贵族经常率兵由此南下,有时战争在此连绵不断。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东渡黄河,挥师北上大同,经宁武关,同据险顽抗的明三关总兵周遇吉在此地进行了一场激战,攻下宁武关,生擒周遇吉,为进军北京推翻明王朝扫清了道路。
  今宁武关城,除残存极少的零星夯土残墙外,基本上被拆毁。位于城中心的鼓楼尚存,此楼为砖砌券拱十字穿心洞,楼为三层三檐木结构歇山顶式建筑,为县级保护文物。
  长城经阳方口向东直上长方口山顶。由阳方口至长方口山脚段城墙原为砖砌,因地势较为平缓,砖砌敌楼亦较为密集。今仅存有零星包砖墙体,大部分只剩下夯土残墙。砖砌敌楼多遭破坏,仅出阳方口的前三座敌楼,保存较好。各楼东、西、北三面墙上各设有三箭窗,南面墙开有一门,进门有梯道通项上。门额上有砖雕花纹,原似嵌有石匾,今无。这段长城的墙体只存夯土已无包砖。其余敌楼只存基座或残址与城墙等高。
  由长方口山脚下至长方口山顶段长城,建筑结构较为简单。多为黄土及碎石混合夯筑,存高三米左右,宽约二至四米。过长方口山至贾家堡村长城坍塌成高二米,宽三米至四米的一条土埂。贾家堡东北的山顶长城里侧有一城堡废墟,今存夯土遗址。
  长城过贾家堡继续向东南至西麻地沟,转向东北至薛家洼村北段,墙体外侧原为毛石包砌,虽多被拆毁,但石砌筑墙残存,还有几座方石包砌的敌楼残址。
  长城由薛家洼,向东过猪嘴岭最高峰至姬庄段,全为石砌,墙存高二至五米不等,有些地方成溜坡状。过猪嘴岭后,有一道较低矮简单的城墙,以十米左右间距平行于主体城墙的外侧,存高三米左右,成溜坡状。从这段城墙的遗址看,墙内为夯土,外为石包。圮坍后土石混杂在一起。姬庄西南约百米有保存较好的条石包砌城墙。
  长城过姬庄后,转向北约十华里,又转东北方向,经宽草坪至盘道梁。1983年所修由宁武通盘道梁的县级公路,基本上是沿着这段长城南侧走的。这段土筑长城遗址只有认真辨别,才能知其为长城。
  宽草坪村北百余米城墙为修公路时拆毁。有几块被挖出的墙基石扔在路边。过这段后至盘道梁,多已坍成高约两米半的溜坡土埂状。
  城墙是由一层黄土、一层似煤灰渣样的深色土,分层相间夯筑,黄土层厚十厘米,深色无粘性土厚五厘米。
  盘道梁堡,原建在长城以外,宋时为雁门十八隘口之一。据《宁武府志》载:盘道梁旧堡“宋之土隥寨也。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筑置,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以边高堡低难守,改建于边内”。4盘道梁堡城今虽遭严重破坏,但四面夯土墙尚有残存。
  盘道梁村南有茹家窑村。相传,嘉靖年间,修筑盘道梁长城,姓茹的一家,在此建窑烧砖,世代定居,故名茹家窑。
  长城过盘道梁,向东偏北十余华里,由段庄村东北出宁武县境入代县界。在靠近盘道梁堡的地方,为土筑墙,内部混有碎石,圮坍存高一至三米。在靠近段庄的地方,城墙多已塌成溜坡状,土石相杂,从个别尚残存的地方,可知这原为上筑石包墙。在段庄北的一个砖砌敌楼旧基上,现筑有直径约三米的水泥圆盘。盘下为石砌空心建筑。盘上有方口,进一通道,可达南侧的一个小门洞。据说是日本侵略者构筑的工事。过此楼至两县交界,有一小段又窄又低的城墙,墙下有零星碎砖。这段长城北有大莲花口。沿驮运山路,可由朔县向北过长城通往宁武。从段庄继续向东,因群山险峻,未筑城墙,此地为宁武县与代县的交界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卷40,第1716页。
  2.《山西通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2,第1页。
  3.4.《宁武府志·城池》,清乾隆十五年刻本,卷3,第3、5页。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