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小站 ::   长城专题连达 ::《 用笔留下古建灵魂》

  媒体报道
 
烙在明长城上的“沈阳印迹”
2006年6月27日 沈阳晚报 记者:郭宏颖


  “在市档案馆最近收藏的档案资料里,这几张拓片、照片尤为珍贵。”6月25日,在市档案馆“沈阳的记忆”展馆内,副馆长许光明指着几张刻着字迹的青砖照片告诉记者。“你别小看这些青砖,这可是明代长城上的墙砖,砖头上刻有‘沈阳’的称谓。这些城砖,证明沈阳在明代已是辽东军事重镇,同时也填补了市档案馆在此之前关于明代沈阳实物档案资料的空缺,也是研究明代沈阳中卫城的重要依据。”
  许光明说,这些珍贵的城砖照片、拓片,还是一位大连的长城爱好者,无意间从北京崇山峻岭间一段残破的明长城上发现的。

●北京长城惊现沈阳文字砖
  今年29岁的连达是大连开发区一个做牌匾的个体户。23岁那年,偶尔一次行走长城的经历,让他着迷,并加入了中国长城学会。从此,只要条件允许,他就背上沉重的帐篷和行囊,徒步行走长城。
  2001年秋天,他和北京的几位长城迷,又一次从北京郊区的密云登上长城,开始了野外徒步行走。北京地区的长城,横跨北京北部的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和门头沟,呈半环形分布,长约629公里。和那些已经成为著名风景区的长城比起来,连达他们行走的长城,隐没于崇山峻岭之中,周围往往荒无人烟。
  一周后,连达他们抵达了平谷和密云之间的雾灵山附近。他们发现,这里的长城城墙是青砖包裹的,而不像身后走过的长城都是石城墙。凭经验,这里当年一定是军事要塞,而且城砖上通常会有烧砖年代和兵营番号的记载。他们赶紧放下行李,仔细查勘。
  果然不出所料,在长城垛口的绝大多数青砖上,都清晰地印有文字。不过,令连达惊喜的是,这些明万历十年(1582年)烧制的长城砖上,竟然有“沈阳”字样!行走长城多年,连达还是第一次看到有“沈阳”字样的长城砖,而且这些砖的烧制督造形式,有“万历十年沈阳营秋防右部造”、“万历十年沈阳营秋防中部造”、“万历十年沈阳营秋防左部造”几种形式。这证明,在明万历十年,沈阳中卫城便已经有了严整的军事建制,而且驻防部队还曾被征调至北京修建长城。惊喜万分的连达赶忙取出照相机,拍下这些城砖和山头上的城墙,并取下不同督造形式的长城砖拓片。

●沈阳的明军调征北京修长城
  按照明代长城的修建惯例,嘉靖年间,一等边墙才内砌石墙、外裹青砖、石灰勾缝。而一般的长城边墙,只用石头砌筑。为确保边墙牢固御敌,凡砌有青砖的边墙,均需在砖上加印筑墙部队番号,并且砌在长城内侧,以供监工督查施工质量时寻根溯源。
  尽管这段发现“沈阳”文字砖的城墙,已经风化得相当严重,而且城墙被扒得残缺不全,但根据砖墙长度,仍可推断此地在明代的重要军事地位。连达展开地图,发现北京外围原本东西走向的长城,至雾灵山一带开始转为南北走向,与金山岭和北京北大门的牯北口,互成犄角之势,成为北京外围最重要的一段固防。而发现“沈阳砖”的一段长城,位于北京密云县城东约35公里处,为明代北京长城沿线重要段落,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返回大连后,连达曾查找明代史籍,但是并未找到有关沈阳部队曾调兵修建北京长城的记载。不过,根据相关史籍记载,明万历十年前后,由于南北战事频频,明朝政府曾对北京长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加固和扩修。连达推测,正因如此,一向僻守塞外的沈阳军防部队才有可能被调到关里修建北京长城。
  凭着多年对长城的研究,连达认为这些文字砖不一定是在沈阳烧制的,但修建这段长城的军队一定来自沈阳。当接到维修和加固长城的命令后,沈阳驻防军队立即开拔,赶赴北京密云维修和加固这里的长城,并在烧砖时按要求以当时兵营的“左、中、右”建制烙记分工。如今,当历史的硝烟散尽后,这些砌在长城上的青砖,成为佐证沈阳明代中卫城历史最有力的实物证据。

●城砖拓片捐赠沈阳档案馆
  去年,得知连达保存有明长城沈阳砖的拓片后,沈阳市档案馆高度重视,认为这是补充馆藏的重要档案资料。市档案馆副馆长许光明几经周折,与连达取得了联系,表明沈阳市档案馆希望征集“沈阳造”长城砖拓片和图片资料的想法。
  尽管这是连达多年来在长城上发现的惟一有“沈阳”字样的城砖的拓片,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无偿捐献给沈阳市档案馆。2005年12月15日,由许光明副馆长带队的“接宝车”,赶到大连开发区,从连达家里接回了这批珍贵的赠品,并且为连达颁发了由沈阳市政府签发的捐赠档案证书。
  许光明副馆长告诉记者,明万历年间,地处关外的沈阳被称为“蛮夷”之地,史籍上关于当时这里是否有建制和驻防军队,记载很少。这些物证的发现,既证明当时沈阳已有行政和军事建制,又成为“沈阳”来历的珍贵实物佐证。

●最早有“沈阳”称谓的文物
  在“沈阳的记忆”展厅,许光明副馆长还向记者介绍了另外三件同样珍贵的元、明时期实物档案。它们与长城文字砖拓片、照片一道,成为市档案馆珍贵馆藏,从而使沈阳的元、明历史得以立体和丰满。
  其中,1970年新民县张家屯乡出土的“沈州站印”,为首次公开展览。这方边长5.6厘米的铜质正方形印,印面阳刻篆字“沈州蘸印”,印背左阴刻“尚书礼部造,至元七年二月日”(至元七年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即公元1270年),右阴刻“沈州站印”,钮顶阴刻“上”字。
  据许光明副馆长介绍,元代在全国开辟了很多驿站,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当时沈阳属辽阳行中书省所辖,共有驿站120处,沈州站是其中一站。沈州站印的出土,证明当时的沈阳已经设置了驿站,同时为研究古代交通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现存于沈阳故宫院内的元代城隍庙碑,是迄今发现的有“沈阳”称谓的最早文物。该碑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元代修建城隍庙时的功德碑。碑高1.86米,宽0.68米,碑阳刻有“城隍庙碑记”,碑阴刻有“城隍庙官员功德名志”和庙院的四周范围。其额阴刻有“沈阳路城隍庙碑”字样。这块石碑,成为元代置“沈阳路”的有力证明。
  展品中,还有一枚印面为九叠篆文的“沈阳中卫中左千户所百户印”,这枚铜质板钮的印章,长宽均为7.2厘米、高6.9厘米。为明正统二年(1437年)制造,颁发给百户官执掌的印信。当时的沈阳中卫,是明辽东25卫之一,这枚印信,成为明朝廷对辽东进行有效统治的实物证明。本报记者郭宏颖

清代以前的沈阳城
  沈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1973年在北陵公园西侧发现的新乐文化遗址证明,早在72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成为迄今发现的沈阳最早的先民。
  战国末期,燕国开拓辽东,设辽东郡。从此,中原文明迅速传入,促进了辽东地区的发展。公元前128年,西汉在沈阳设侯城,为辽东郡所属18县之一,是中部都尉治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116年,金兵大败辽军,占领沈州。13世纪初,蒙古兴起,与金兵反复争战于辽东,沈州城毁于兵燹。元代重新在此筑起土城,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置沈阳路,“沈阳”之称始见于史册。
  1372年,明军攻克沈阳。1386年改沈阳路为沈阳中卫,1388年在元代土城基础上修建砖城,以利军事防御。据《全辽志》记载,当时的沈阳中卫有5643户,驻军6691人,为辽东军事重镇。
  1621年,后金努尔哈赤攻占沈阳,并于1625年迁都至此。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继而成为清王朝的发祥地。(郭宏颖)(图片由沈阳市档案馆提供)
大连一对情侣要为长城建档案
2005年11月17日 大连晚报 新华网辽东频道


  “朝饮沧海水,夜沐大漠风,永远走在长城上。”怀着这样一种豪迈的情愫,小虎走过了徒步长城的第4个年头。小虎原名叫连达,今年28岁。昨日,记者在开发区繁华的商业街上初次约见连达,秀气的面容、腼腆的举止让人很难把这位温文儒雅的青年与这句粗犷的话语联系在一起。今年“十一”期间,连达又一次完成了徒步长城的旅行,这次行进的路线是从河北省迁西的铁门关到喜峰口,再到潘家口、西城峪。

深夜野狼舔帐篷
  小虎每年最少要沿长城徒步两次,下一次从上一次的终点起步,每次的时间长短不等,天气好、长城保存完成的地段走的时间就长一些,否则就短一点。4年的时间,他踏遍了从河北省境内山海关到遵化洪山口长城上的每一块砖、每一个垛口、每一处窑橹。
  “在荒山野岭上行走,遇到蛇是很平常的。”小虎指着电脑屏幕上一张蛇的照片介绍,这是在河北省境内一处比较完整的长城垛口上发现的,“这条蛇通体黄色,应该是有毒的。它开始蜷缩着不动,当我们走近时,迅速沿墙壁爬走了。我举起相机,隔着三四个垛口抓拍到这个镜头。”遇到动物,会给乏味的长途跋涉带来一丝兴奋,因此即使看到毒蛇,他也不顾危险地要用镜头捕捉下来。
  蛇毕竟是“你不攻击它,它就不会攻击你”的动物。小虎称,他在长城上遇到的最凶猛的动物是狼。“那是走到辽宁与河北交界处的一段长城时,傍晚,我和同伴在长城平整的窑橹上扎起两个帐篷。夜里就听见我的周围发出‘沙沙’的声音,事后才知道是狼在舔帐篷。”

从长城拓片中了解历史
  徒步长城,小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拓片。“每修一段长城,修筑的工匠便会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砖上。建成后,当时负责的官吏还会来视察,就像现在举行的揭幕仪式,仪式的过程、到场的官吏都会用刻石砖的方式永久记录。”小虎在长城上遇到过许多这样的石碑,原封不动地将它们记录下来:将厚宣纸铺在石碑上,用水喷湿,然后用墨包均匀地拍打宣纸,等宣纸风干后,便制成了拓片。
  这项工作令徒步长城更有意义。“长城碑文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它记录了长城的修建过程。”小虎拿出一叠拓片。记者发现,拓片上的文字十分工整,字体也非常漂亮。虽是繁体字,但意思并不难懂,略懂古文知识的人都可以理解。
  “看这张拓片,”小虎指着上面的文字说:“‘中军右都督凤阳戚继光’,另一块年代更靠近现在的碑文上刻的则是‘中军左都督戚继光’,说明戚继光曾被降职。”小虎从收集到的拓片归纳出,河北境内的长城大部分是明代时戚继光督建的。在碑文上看到不懂的字、词,他就翻出辞典查找。现在,小虎已经收集了四五十张拓片,完成了初步的积累。

村子里常见长城黑砖
  一路走来,小虎见到的长城大都残破不堪,很少有垛口、楼橹都完整无缺的情况。而除了风雨、植被的侵蚀外,对长城破坏最为严重的是人为的拆挖。在长城脚下的村子里,经常能见到用长城上的黑砖砌成的院墙。一位村民告诉他,到长城上收砖,每块2分钱左右,这成了长城脚下部分村民的一项经济来源。
  看到山脊上一堆堆碎石,小虎很心疼,他和许多长城爱好者一起,在网上建立起了“长城小站”,交流徒步长城的乐趣的同时,也致力于宣传保护长城,举办这类的公益活动。今年夏天,他拍摄的一组“抗战老照片实地对比”照片,被拿到山西平遥的国际摄影展上展出,这是宣传长城保护的一次影展。

要为长城做“拓片档案”
  小虎的徒步之旅是与女友小猫(网上昵称)相伴而行的。两人都是黑龙江人,却在大连开发区相逢。“她原本不爱好运动,自从与我相恋后,每次去长城我都拉着她一起去,渐渐地也感兴趣了。”
  据了解,国内目前尚没有长城碑刻完整的拓片纪录。小虎表示,他计划用几年时间把长城完整地走上一遍。他觉得人们对长城的关注远远不够,那些被破坏的长城让他感觉心疼。“随着时光流逝,长城上的一些碑文正在消失,我计划由东向西一点点搜集拓片,为长城建一个档案。将来能够出书,或者办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城,关注长城。”

查看连达老师的艰苦寻访过程
Prev. Page
点击此处返回专题首页 [Hom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