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店东沟-大角峪穿越

作者:狄仁杰


  一. 狄牌臭豆腐
  2000年4月1日,星期6
  6:57,东直门长途车站中巴发车,共10人。从司马台山下经过,约2小时20分停车于密云县新城子乡天云山风景区。穿过山口仿建的长城形收费口(无人收费),上行途中后续人员陆续赶到,会齐时共24人。登长城先后看过两座3眼楼和小站第一次来时宿营的孤楼,有6人先行下山回京。其余人员下山看过东沟水关,再度上山时走散成两队,山上一队共11人,当晚宿于长城旁松林内。约15:21开始下雨,持续至深夜,山上并曾有雨夹雪。
  2000年4月2日,星期日
  约9:35,安分独自赶来,和山顶一队回合于长城,亦尘、格格巫发现另一队人员在对面山上,相互招呼。10:00下山,约1个半小时下到西沟底水关两队会合,共19人。周6晚山下一队共7人宿于农家,早起已登山看过老道洞。会合后上山看过老道洞和山顶长城,13:05下山再度会合,休息后整队出山,至大角峪公路,包中巴回返。中途部分人下车,回景区自驾车回京,其余人员乘中巴至密云长途车站,乘东密专线到东直门,又有部分人辞去。其余人员打车至和平里西街"沈阳小土豆美食连锁店"与自驾车人员会合腐败,共13人,之后分头回家。
  二. 白开水
  2000年4月1日,星期6
  按西方的说法,4月1日是"愚人节",是要开玩笑捉弄人的。新千年的4月1日凌晨,我背包出门,不是开玩笑,目标依然是长城。
  东直门地铁站外的三角地带,是背包族的集结地,我已记不清是第几次在这里会合同伴,共赴长城。这次要去大角峪,一车前往的,有不停、小范和爱晨,神交已久,却是第一次同游的螃蟹和他的两个朋友:饼干、12345,久违了的风霜雨雪率领着两个美女,一个叫王奕,另一个是我的本家。
  租辆中巴,一路驶进密云天云山风景区。(按计划,在我们出发1个半小时后,绿野众仙也要在东直门集合,去往云蒙山。)副驾驶肖师傅自称是从老山前线下来的,说我们这帮人挺怪,哪儿没开发上哪儿(我们要去的长城在景区内,还没有成为正式的旅游点)。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转来转去,把我也晃得晕头转向。
  停车于山村,整装上行。当地村民有的建议我们雇小孩子带路,有的追着问我们要不要坐骑。穿过山口仿长城形的大门,上山途中见路旁有"蔡家店村人畜饮水岩石井第02号",是北京市府送温暖工程。后续部队陆续赶到,上行坡陡,老乡的执着终于把和13同来的马达送上了马,小姐们说马达的意思就是"骑马到达"。我在山顶下望,分辨出山脚下那一队蚂蚁般行进的人当中,有蓝妹妹、六月和亦尘。
  此后的山势舒缓,天阴着,清风送爽。大家聚齐后在路旁休息,从穿过山门到现在,过了将近1个半小时。跟着我们上山的老乡中,有一位是负责看山护林的。他指示着东面的长城,说那里有个老道洞,曾先后有两位道士在洞中修行。前一位颇有些功夫,能用头发拘虻牛,下山时有脚印,上山就没有。后一位60年代接住,现在新城子养老院。山顶还有个洞,洞口已被地震时塌落的巨石封闭(瘦小的人不带包可以从石缝中爬进去)。据说村里曾有两个老人进去过,深不见底。"里面都是石灰黄泥砸的",好象经过人工修葺。
  这里长城残破,满眼的黄土和红褐色的石块。我们从一个缺口处登城,西向上行。有的地方长城过于残破,只得下城。分路行进,本家小姐叫我先孤独一会儿,我说心里有她,小姐听了,觉得象喝了一瓶子醋。从密林中钻出,再上长城的时候,已经弄了一身的土,原本新旧有别的迷彩衣裤变成了一个色儿。这时的绿野,应该已经开进了云蒙山。
  我们先后登上两座3眼楼。第一个楼子的外墙上写着"点将楼"3个大字,内部大体完整。看山老汉一路紧跟上来,叫我们不要在此宿营。两座楼子之间长城依山就势,时有断续。有的地方下临深渊,需要从山石上斜行移过。中途又有巨石高耸,要绕行石下小路。路滑,不留神就一个屁墩儿。第二个楼子内部为三连拱结构,有人类用火痕迹。北墙倒塌,中间一堵墙厚约两米,有楼梯可登顶。向西,隔着深沟高崖,山顶一座孤零零的2眼楼。亦尘说,那就是他们去年冬天来时宿营的楼子。那晚一行人给冻得够惨,眼睁睁看着这边的楼子离得不远,可就是找不着路过来。
  回点将楼吃东西,13的威化饼干、小范的樱桃西红柿和我的糖饼都很受欢迎。随13来的美女已经走了(一起走的有男女共6人),13有点儿郁闷。有几个中年人来考察长城,说要搞点开发。我对他们说,别搞那种掠夺性的,不然就全毁了。
  休息过后回头沿长城向东,这时在云蒙山冰面上,巨人DD正为追赶绿野的队伍而一路狂奔。这段长城的最东端是座残楼,东北方向下临断崖,长城向东南延伸约百米又被断崖截止,残破如前。长城脚下,时见残雪,最小的只有巴掌大一块。下行穿越密林,尘土呛人。满地干枯的松树叶,下面却又很潮湿,我下坡时一跤滑倒,粘了一屁股泥。
  东沟底有座水关,一座塌了西北角的3眼楼,长城伸向两边的高山,好似张开的满是伤痕的臂膀。城楼东侧城墙上,开有一座拱形门洞,是为雨季走水之门。荒草秃山,满目苍凉。途中在一道平坦的山梁上休息,四周群峰环绕,象是布下了一座高山大阵,我忽觉自己就陷在这大阵的包围之中。
  再次动身的时候,发生了误会。要去寻找老道洞(据说那里地方宽绰,二十多人宿营没有问题),但因初到此地,路线不熟,结果一行人走了两岔。我在头里只顾走,翻过前面的山梁不久,就不见了身后跟随的同伴。我冲后面喊,前方坡陡,要他们另找好走的路,也不知他们听见没有。隐约记得老爸、不停他们说要下公路,而山脚下就是公路,反正大家都看得见,就这么走吧。我拨开密集的灌木,踩着又碎又滑的砂石岩,中小心翼翼地顺着陡坡下行。眼看下到沟底,就要走上公路,却听得北山上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抬头看去,见晓月正站在一块巨石上,喊我上去。他所在的位置,离我约有一、二百米。我可真有点儿泄气了,好容易到了山下,又得爬上去。可没办法,也许大家都已经上去了,我也只能照着晓月的指点朝上走。偏偏在这个时候开始下雨了(我的笔记本在记录这一段的经历时留下了雨打的痕迹),此时云蒙山里也是烟雨蒙蒙,巨人DD正裹挟几个同伙回头出山。我背着大包,在雨里,在林中艰难上行。眼睛不时被从额头淌下的水给迷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途中见到同伴留下的路标,到得晓月刚才站的那块巨石下面,人已不见了踪影。我估摸着大概的方向,继续上行。气喘吁吁,不时停下来喊一嗓子。有时在雨中能听到同伴的喊声,我就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行进。路滑,有的地方反复努力几次才爬得上去。终于看见长城了,有个楼子,雨也渐大。
  山上共有11个人,同伴说老爸见有人没上来,二话没说背起包就下山寻找。我上来时没有碰见老爸,不停、亦尘、13和晓月等冒雨转了一圈儿回来,没有发现老道洞。天色已晚,雨又没有要停的意思,最后决定就地扎营。在长城上的一个拱形门洞里烧火做饭,在附近松林内平坦处扎下5顶帐篷。洞是格格巫发现的,按小范的提议,就将其命名为"格格巫洞"。没有穿防水衣裤的的人都被淋湿了,饭后找些松枝,在洞中点起篝火,烘烤衣物鞋袜。13全身湿透,脱得赤条条地钻进睡袋,请同伴帮忙烤衣服(不幸的是后来他的衣物有不止一处被不慎烤焦)。不停喜欢厨艺,晓月则对烧火很感兴趣。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潮湿的衣裤被烤得直冒热气,脑后小风飕飕地吹着,还有小雨点儿随风飘进。我新买的防刮布作训裤不知何时竟被划了个三角口子,我不得不用风衣盖住,时时提防,以免春光外泄。不停、亦尘等两次来大角峪都遇上坏天气,不由猜测,这会儿要是找到老道洞,没准儿会发现风霜雨雪正在里面做法。
  夜宿无话,只闻阵阵松涛。睡袋里很热,我梦见自己不知为什么被关在汽车的后备箱里。
  2000年4月2日,星期日
  一夜不敢出来方便,早起我先连滚带爬地到林子里"布雷",再回来睡个回笼觉。天依然阴着,偶尔还掉上几个点儿,没有如不停所愿是雨过天晴,日出是拍不上了(我的傻瓜相机可能受了潮,快门老是按不下去)。亦尘发现对面山上有个背包的红衣人正朝营地这边赶来,一问,竟是安分。见面后一打听,才知道这位仁兄昨天独自驾车进山,得村民指点,才得以在今早追上队伍。夜宿水关,安分在帐篷里美餐一顿,可也和我一样不敢出来方便,"太黑了。"后来听说,昨晚在我们饱守风雨之苦的时候,出差归来的Ansel和吾睡正相会于首都机场。Ansel想象我们在雨夜山林中的狼狈相,很是幸灾乐祸。
  格格巫和亦尘拍照归来,带回个好消息,在东山上发现了昨天走散的那一队,并且互相用手势打了招呼。收拾下山,昨晚冒雨搭起的帐篷净增不少水分。我的帐篷透气不好,里面结满露水,蹭湿了睡袋,令同帐的格格巫抱怨不已。
  穿过格格巫洞,在山坡灌木中下行,1个半小时后下到沟底水关。昨晚13在寻找老道洞时发现了这座水关,还以为又转回了白天经过的地方。其实这里是蔡家店西沟水关(或者叫大角峪东沟,也不知道哪个叫法更准确),有两个相邻的拱形涵洞,旁边没有楼子,西侧一条公路将长城截断,左右山势险峻,残损的长城上可见部分障墙垛口。
  又见到了老爸。昨晚他招集了山下的队伍,宿于公路旁的农家。别人休息的时候,老爸又和风霜雨雪进沟寻找一番。早晨这一队已先上东山看过老道洞,我们吃早饭的时候,12345看见格格巫洞口冒出炊烟,但被别人误会为晨雾,后来看到在长城上拍照的格格巫,彼此才得以联络上。我们下山后又上东山去找老道洞,王奕和我的本家小姐把大家放在路边的背包一一背到水关。事后听海光说,她们两位还是绿野的元老,我可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去东山的路上有成堆的煤,当地农民捡拾煤块,用独轮车运走。后来12345在游记中说,附近有个煤洞,他们几个曾钻进去感受黑暗。山谷中有不少天然形成的高大石柱,排列如军阵。这一带景色,令我想起少林寺对面的三皇寨。
  用了40分钟来到老道洞,步入拱门,眼前果然好座洞府。洞分前后,高大宽敞,当年那两位道士,就是在这里修行。前洞面北背南,正中一座砖砌的台子,台子后部有一堵矮墙,上有壁画,台前左右有火炕和锅灶。转过砖台,弯腰钻过低矮的通道,进入后洞,眼前豁然开朗。后洞没有人为建筑,洞口宽大,对面山势舒缓如东灵山。洞内又有两个相邻的小洞,各深不过10米,里面黑漆漆的,隐约有股潮气。老道洞所在的位置,在山道的拐角处,西面有山崖遮挡,从我们昨晚宿营的地方根本看不到。据说山上还有个棺材洞,是道士去世后停放棺木之处。
  老道洞所在山顶的长城,还残留有部分北向的垛口,目力所及,1、2百米的长城上有3个楼子。地处最西的楼子下面是断崖,再向西有约10来米的一段残墙,被一面陡立如石屏风般的岩壁截住,翻过岩壁,长城再继续西向下行至沟底水关。不停在长城上发现了一个圆滚滚的石球,显系人工雕凿出来。大家猜测,这就是古代战争用的"擂石",亦尘偏说不是,认为那上面应该有3个眼儿,想必那道士平时,就是以此为乐。这么沉的石球,要是每天拿在手里练上一趟,那功力确实不浅。小范、格格巫和螃蟹沿长城走到最东面的楼子拍照,后来得知,那边长城下面才是大角峪。
  回到水关,无意中发现远处山顶一块巨石形如秃鹫的头,本家小姐说象一整只绵羊,也有道理。猛禽和家畜居然统一于一体,不由感叹造化神奇。
  合影后向南沿西沟深谷出山。沿途有不少封冻未化的冰溪,晓月夫人不慎滑倒。山民用几米长的木棍绑上镰刀,砍下树枝背回去当柴。背柴的山民问我们是干什么的,包儿里有什么,我回答我们来考察长城(有点儿吹了),包儿里有房子(帐篷),还有被褥(睡袋和防潮垫)。
  出山后各自乘车回京,照例腐败一回。将近晚上9点的时候,安分又用车把我送至东直门地铁。半个小时以后,绿野的人马也从云蒙山回来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