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新疆
长城介绍:
克孜尔尕哈在维吾尔语中为“红嘴老鸹”或“红色哨卡”之意。
唐代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库车县伊西哈拉镇道来提巴格村西北3千米盐水沟台地上,这座巍峨的古军事建筑,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雄姿犹存,是丝绸之路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克孜尔尕哈峰燧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克孜尔尕哈烽燧基底平面呈长方形,由基底往上逐渐缩收成梯形,高约13米,烽火台为夯土结构,夯层厚10~20厘米不等,中间夹以树枝等,顶部为木垒砌,并建有望楼,现仅存木栅残留物,烽体受自然侵蚀和风化作用,南侧中上部已呈凹槽状。
烽燧背倚却勒塔格山,面朝库车绿洲,深居盐水沟谷,远远望去,几乎被高低起伏的黄色、红色的沟壑埋没,但及至穿越戈壁黄沙抵达它近处的小片平地时,才赫然望见这座千年的古老军垒。
2018年10月,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开工,投资1500万元,于2020年6月完工。建设内容包括防洪堤、排水明沟、外围道路、管理用房、文物库房和界桩、标志碑、围墙等防护和标识设施,及展示用房、游客管理服务中心、停车场、步行道、绿化带、公厕、垃圾处理场等旅游服务设施。
2019年11月,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烽燧本体风化变形监测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使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99万元,对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实施本体风化变形监测项目,科学、有效、及时地掌握文化遗产本体稳定性、结构形变化,第一时间对片状剥离、裂隙发育、冲沟发育、坍塌、基础掏蚀等不稳定因素和病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确保文化遗产安全。克孜尔尕哈烽燧本体风化变形监测项目的实施,对烽燧本体进行病害调查、评估分析,研究烽燧本体稳定性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烽燧信息管理及本体风化变形监测系统平台,为文化遗产综合信息监测、预警、评估、管理以及信息公共传播服务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形成集烽燧管理及文物预防性保护等辅助决策技术为一体的支撑体系,提高科技在文物保护领域的运用,在全疆土遗址的保护与管理方面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
相关链接:https://m.gmw.cn/baijia/2020-06/25/1301315667.html|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完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