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的老J
 从野人,到长城 

2007-08-26 Sun

走马观花东昌府——祀神明而联桑梓的山陕会馆-春秋阁

春秋阁

春秋阁位于会馆最后,出中殿关帝大殿后门即是。阁为面阔三间,上下两层,单檐歇山,灰筒瓦坡,斗拱抬梁式结构。

春秋阁左右还各附设一座望楼,望楼紧依春秋阁,上下各一间。两望楼券门上各有扇形匾额一方,南曰“接步”,北曰“登阶”。

春秋阁过去也是供奉“关帝”的住所,一楼原有大幅关羽画像,二楼有装饰有木雕关羽生平故事连环画,现都已失存。

山陕会馆是一座集商业与文化之大成的艺术宝库,是一座集雕刻与绘画为一体的古建筑群。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被国务 …… >>







野人老J于 20:18:03 发表在分类:随走随拍
(50591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5) | 标签:  


走马观花东昌府——祀神明而联桑梓的山陕会馆-三大殿及石雕

三大殿
庭院的正西即为三大殿,也是山陕会馆的主建筑。中殿为关帝大殿,北配殿为财神殿,南配殿为文昌火神殿。

未及三大殿,你便可感受到殿前石栏上石雕的冲击力。财神殿、文昌火神殿台阶两侧石雕栏板上分别阳刻有“福自天来”、“天下太平”的七叠篆字,并以台阶顺势,加以变化。关帝大殿前台阶两侧栏板分别饰以动物、鸟兽、荷花等浮雕纹饰。

而三大殿前檐廊上的栏板,更是雕刻了24幅作品,分别表示了岁寒三友、封侯挂印、一路荣华、鲤跳龙门等寓意着吉祥、侯禄、富贵、平安等民间故事与传说,每幅作品都可谓栩栩如生,令人回味 …… >>





野人老J于 20:16:32 发表在分类:随走随拍
(48286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走马观花东昌府——祀神明而联桑梓的山陕会馆-庭院及石狮

庭院及石狮

也即进入甬道直通会馆第二进院,这是由东侧戏楼、夹楼、钟楼,南、北侧的两座看楼,西侧三大殿、以及两北的碑亭等合围而成的院落。庭院中间的两株浓荫如盖的古槐,两对高大雄健的石狮,使之充满了沧桑与精美。

据记载,古槐为山陕会馆创建时“所购旧宅”中的原有树木,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两对石狮可以说是石狮中的精品。石狮由狮身、须弥座、底座三部分组成,狮身呈蹲式,座高1.2米,通高3.18米。底座四面雕有八大法宝,前为剑、杵,左为伞、塔,右为铃、琶,后为印、钵。须弥座中间束腰,也是通体 …… >>







野人老J于 20:14:01 发表在分类:随走随拍
(48278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走马观花东昌府——祀神明而联桑梓的山陕会馆-钟鼓楼

左右夹楼

戏楼两侧为左右夹楼,与戏楼连为一体,均为二层三单檐建筑,这里曾是演戏之时的演员们的化妆间和休息室。据说,至今在墙上仍可看到从清道光二十六,到民国八年,前后100多年间,山西、山东各地的戏曲班社,各个时期演员们所写下的诗句与传统剧目的名称。

钟鼓楼

夹楼的两侧是南北对称的钟鼓楼,均为单间二层重檐歇山十字脊方形楼阁,筑于高近四米的砖石方台之上。钟楼位于会馆的东北角,楼阁南门上有阳刻“振聋”横匾一方。鼓楼位于会馆的东南角,楼阁北门上也有阳刻“警聩”横匾。

钟楼南面的石柱上刻有楹 …… >>



野人老J于 20:12:30 发表在分类:随走随拍
(4829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走马观花东昌府——祀神明而联桑梓的山陕会馆-戏楼

戏楼

走进甬道直通会馆第二进院,回首观望,便是始建于乾隆年间的戏楼,也是会馆最为富丽堂煌的建筑之一。

戏楼重建于嘉庆年间,坐东朝西,与大殿对峙。为二重檐两层台楼,正檐为歇山式,又于左右各出歇山,顶覆绿黄二色琉璃。最为独特的是,戏楼顶部各向东北、东南伸出两个挑角,向西北、西南各伸出三个挑角,使整个顶部形成一个十翼角,看上去如凤凰展翅,似俊鸟争飞。如此风格,在古代戏楼中极为少见。

戏楼正面檐下有五块木质额枋,均为透雕,中间一块为“福禄寿”三星故事,两边为飞龙、花卉和人物等,真乃栩栩如生。四根 …… >>





野人老J于 20:11:28 发表在分类:随走随拍
(48316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走马观花东昌府——祀神明而联桑梓的山陕会馆-过楼

过楼

跨进山门,迎面便是过楼。过楼又称遮雨过楼,此将戏楼与山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过楼为单檐硬山,也是雕梁画栋,遍绘祥云,山水纹饰显得玲珑剔透,别具一格。在过楼尽首,甬道的两侧,戏楼的后山墙上有两块大影壁。壁为大幅线雕石版画,均高为2.08米,宽1.15米,左为“松鹤延年图”,右为“蝙蝠梅鹿图”。松鹤象征着吉祥长寿,而蝠者福也,鹿者禄也,象征着福禄长存。
…… >>



野人老J于 20:10:21 发表在分类:随走随拍
(4797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走马观花东昌府——祀神明而联桑梓的山陕会馆-山门

四、祀神明而联桑梓的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东昌府城东关,古运河西岸。整个建筑坐西朝东,面河而立,为清代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是将关帝神庙与会馆相结合于一体的古建筑群。

清乾隆八年(1743年)始建,历经四年,山门、正殿等主体工程峻工,其后逐年扩建,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历时六十六年后,终具现在的规模。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座建筑群由山门、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两看楼、南北两碑亭、南中北三殿(即关圣帝君殿、财神大王殿、文昌 …… >>









野人老J于 20:06:59 发表在分类:随走随拍
(4840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走马观花东昌府——凤凰之城

二、凤凰之城东昌府

《地方史志资料丛书•聊城》(P259)中所记载,东昌府城前身聊城古城始筑于宋熙宁三年(1070年),旧筑以土,为州县治所。

宋政和五年(1115年)至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北方沦为金地,聊城为山东西路博州治所,县为州领,博州即聊城。

元代,聊城为山东宣慰司东昌路总管府治所,县为府领。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东昌路为东昌府,聊城为其治所,县为府领。

洪武五年(1372年),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主持,将宋筑土城改为砖城。城墙内层为三合 …… >>



野人老J于 20:05:37 发表在分类:随走随拍
(48998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1) | 标签:  


走马观花东昌府——聊城东昌名之由来

走马观花东昌府

因公务需要,2007年8月16日晨7时,上海二日公差回京后,下午即匆匆乘火车赴山东聊城,这其中也就在办公室呆了不到半天,处理了一些应急的公务,可真是称得上马不停蹄呀。

对于聊城的了解,除了每次乘火车回家时路过(基本上是夜间),还有的便是一位同事的老家在聊城的临清,偶尔听到一些临清的事,其它的可是知之甚少,只知道著名的大运河流经聊城。

此次虽是公务活动,但热情的聊城鲁西化工的主人还是非常之周到,17日公务商谈结束之后,18日回京之前,还是利用上午仅有的半天时间,带我们到聊城 …… >>


野人老J于 20:02:43 发表在分类:随走随拍
(49736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2) | 标签:  


 记录总数9条 页次:1/1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