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的老J
 从野人,到长城 

2006-04-17 Mon

横岭城的老爷庙

摘自《横岭路初探》2006.02.25-26

古戏台面对的便是老爷庙的旧址,三开间的正殿和两侧配殿尚在,但如今已被改造为横岭小学和村委会所在地。在老爷庙遗址,我们发现了二块高大的石碑,一块被铺在现教室的面前,一块被铺在院门的面前,都作为台阶石了。在老爷庙院内地面上,还发现了雕刻精致的一块砖雕。

有近10名4岁多至7岁的孩子在这儿上学,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05年,由一位从张北嫁到横岭村的侯志娟女老师在此教课。这位女教师也就在30多岁,在我们的镜头面前显得很腼腆,话不多,只是问什么回答什么。
…… >>







野人老J于 13:43:31 发表在分类:关城古庙文化
(50656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横岭城北券门顶上小水神庙

摘自《再探横岭镇边古城》2006.03.04

老乡的传说是,小庙与城同时修建。小庙名为水神庙,原有三尊塑像。老乡说,原横岭城水源主要靠戏台边上的一口老井,小庙是保佑老井水源的神灵。“文革”期间,老乡破“四旧”曾拆毁了小庙,但“老井”却从此干涸。后来,乡亲们又重修了拆毁的小庙,“老井”又开始冒出水来。

从现场考察来看,小庙确是后建的,原来的券门顶有完整的垛墙和垛口,小庙是在原垛墙的基础上,再有城砖砌筑的。庙内两侧墙上的壁画还依稀可辨,但因脱落严重已很难辨认是文革中后补的,还是以前就存在的。因为老 …… >>





野人老J于 13:33:05 发表在分类:关城古庙文化
(5045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东团堡的奶奶庙

老乡告诉我们,东团堡村中建有龙王庙和奶奶庙等古迹,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只拜访了边上的奶奶庙。

在一位心大妈的带路下,我们绕过一间农舍,来到了村头的一片空地上,奶奶庙坐北朝南,在空地北侧一堆柴禾后突起一间砖门,这间砖门便是奶奶庙的大门。这间砖砌大门顶有飞檐,两端尖尖地翘起带有纹饰的邸吻。走进奶奶庙内,院中两株古松挺拔,正面是三开间的殿堂,两侧各有一排配殿。正殿门前左右各有一块倒伏的碑基和碑帽,碑基正面各雕有一副夸张的人面像和兽像,碑帽正面各雕有一条盘龙和舞凤。一侧的碑帽刻有“乐善好施”,另侧刻有“芳名 …… >>





野人老J于 12:47:41 发表在分类:关城古庙文化
(50625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古北口西水门村精巧的九神庙

在古北口西水门村老吕家北侧的山脚下,有一间极小的建筑,老吕告诉我这是九神庙,是村中祭祀的场所。祭祀时间是过年时的初一和十五。

我来到了九神庙前,发面这间只有一人高、一人宽的庙内,竟然供奉了九个神灵。神灵的名字是用毛笔写于小木牌之上,而后依次立于三面墙脚之下的。西侧分别供奉着土地老爷之神位、山神老爷之神位、虫王老爷之神位,正面北侧分别供奉着药王老爷之神位、龙王老爷之神位、风婆婆之神位,东侧分别供奉着闪光娘娘之神位、雷公老爷之神位、马王老爷之神位。

吕大娘告诉我,九神庙主要是用来祈雨的,此庙以前就 …… >>





野人老J于 11:44:32 发表在分类:关城古庙文化
(50646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天苍苍,地黄黄,风吹沙动在京扬



早上,睁开眼睛望向窗外,顿感天空黄黄的,本认为又是一个阴天,可待走到楼下一看,着实是吓了一跳。地面上一层黄黄的细沙,车顶上更是被黄沙盖得严实,空气中仍弥漫着沙的气味,一场可怕的沙尘暴就这样“毁物细无声”地潜入了京城。

多年未见如此猛烈的沙暴了,多年也未见春天内如此长的时间不见蓝天了,本认为退耕呀,还林呀,三北防护林营造,这些措施改变了沙化环境,没想到只是前几年老天稍稍给你的面子,让你申奥成功后翘翘尾巴,待你自认为得意之时,再冷不丁来一下,打击你一下嚣张的气焰。

沙尘暴的疯狂得益于人类的 …… >>


野人老J于 08:59:26 发表在分类:随笔
(4867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记录总数5条 页次:1/1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