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城事
 任百姓评说 

2004-12-07 Tue

通州窑厂村北齐长城遗址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来源:北京文博 作者:周良 【2004-12-7 14:44:35】
  近来,中央与北京电视台以及北京一些报纸,纷纷报道了通州区窑厂村村址处的北齐土长城遗址。究竟通州窑厂村北齐土长城遗址的由来如何,我对此做些浅析,并求方家指教。

  一、喜获唐代墓志铭

  1983年6月,我来到设在梨园乡的北京土桥砖瓦厂踏察访问,得知在小街村东南约300米处的取土坑内,新出土了3块方形扁石,上面刻着字和人物画。我便来到坑中察看,见到了一座被掘土机破坏了的砖墓,收集到一合唐代孙如玉墓志铭。不久,在前唐墓北面约100余米处,又出土一方唐代孙封的墓志铭,其记载文字对研究北京历史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作用。

  首合墓志平面呈方形,边长47cm。志盖为艾叶青石制,呈覆斗状,正面中间顶部线刻4格,内各刻一篆字,题额为“孙公墓铭”,余面线刻十二生肖像。其志底乃青砂岩制,四边刻双线围框,内镌祥云缭绕;面刻纵线16行,行间刻小楷,行字不等,共318字。志文首题为“平州卢龙府折冲都尉乐安故孙公墓志铭并序”。序中言孙公名如玉,祖籍乐安(今安徽省霍山县东),曾在潞县(今通州区)任录事(掌管文书),后调任平州卢龙府折冲都尉(唐代府级军职,掌管府兵的操演、调度、宿卫以及戍边、作战的军队主官)。在职间,其“主乡曹、立纲纪”,20余年,“恩布闾阎”。于“贞元十四年二月四日(798年3月6日)忽奄”,埋葬在“潞县潞城乡临河里”(今通州区梨园镇小街村)。

唐孙如玉墓志铭

  序中赞称孙如玉墓地:“魂埋潞川,东有潞河通海,西有长城蓦山,南望朱雀林兼临河古戍,北有玄武垒至潞津古关,并是齐时所置。”(1) 意为孙公葬在潞县的平野,墓地的东面有通往渤海的潞河(今北运河在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以前的故道),水中有青龙;墓西侧有突然出现在平原上像山一样绵延不断的长城,山上有白虎;墓南不远处有一片树林(今张家湾一带),林内有朱雀,林旁的潞河岸边,长城至那里设有防城戍所;墓北能望到潞县县城和秦时蓟(今北京)襄(今辽宁省辽阳市)驰道在潞河处设立的关口,有玄武神在保卫。此段精彩的文字,除去自然河道与天然树林以外,“四灵”中提到的“长城”、“临河古戍”、“玄武垒”(今通州城)和“潞津古关”这些建筑,“并是齐时所置”,即均乃北齐时建置和修筑者。

  何以见得为“北齐”朝所建?在我国历史上,国名称“齐”者有三:即战国齐、南朝齐与北朝齐。战国时的齐国(公元前475一前221年)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其疆域之西北隔黄河与燕、赵相望,西据右攘(今山东汶上)同魏相邻,南拥鄫(今山东枣庄市东)、莒和楚相接,东北、东南皆滨大海,领域远距幽燕,故志文中所谓“齐”,绝非指战国之齐;南朝宋顺帝升明三年(479年)四月,禁军将领齐公萧道成代宋称帝,国号为齐,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地有今长江、珠江之流域各省,较之战国齐而距燕蓟更遥,故志中之“齐”当亦非南齐;三“齐”中摒却其中二“齐”,则只余北齐了,即东魏孝静帝武定八年(550年)五月,齐王高洋代魏自立,亦号为齐。其疆域北界沙漠,南迄于江,东滨渤海,西陲大河,乃今洛阳以东之晋、冀、鲁、豫区域及内蒙古一部,正是志中所言之“齐”,为区别于南齐而史称北齐。有人会提到历史上还有黄巢所建政权,也称之为“齐”,建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然而那是唐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五日(881年1月8日)之事,比孙如玉墓志铭晚了93年,自然志中所言“齐”也就绝非彼齐矣。由此可见,志中所提到的那座长城乃是北齐“所置”,定而无疑。 

  该志文的序后,有“博约而温润”(2) 的韵体文“铭”,进一步强调其墓地风水之好和妻、子悲痛心情,前两句曰:“临高原兮长岗川,孙公宅地兮茔其间。”(3) 其中“岗”字,意指墓西侧的“长城”;“川”字则意指墓东侧的“潞河”;“高原”指墓地地势比周围高垲。意思是说来到这地势较高的平野,面对着巍巍的长城和滔滔的潞河,孙公的墓地就营造在它们的中间。该墓志从序和铭的两方面,都指明了孙如玉墓地的旁边有一道耸矗在平原上的长城,而且明确指出了这道长城乃北齐所筑,这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通州区内在历史上确实有北齐所修的长城。

  《唐孙封墓志铭》只有一方,盖、底合一,形制特殊,背则覆斗形,素面无文;面呈方形,边长61cm,内线刻方格,格各刻一字。其首题为“唐故处士南阳公孙府君墓志铭并序”。序文介绍孙封祖籍南阳,先辈定居潞县(今通州区)。其“性高尚闲,亦不言禄”,大历十二年(777年)死于南阳行溏里别墅,埋藏在“潞城南潞城乡之平原”。(4) 序中的“潞城”指的是潞县县城,今通州区在唐代称潞县,潞城就是指今通州城(今通州城东北部位)。”潞城南”乃今通州城南,而该墓志即出土于通州城南的梨园镇小街村东,与志文所载位置正好相合。在序文之后的铭中,前两句曰:“原莽莽兮堑□茔,左潞水兮右长城。”(5) 其中的“潞水”,就是潞河,二称当时并行。就是说在这片辽阔无边的平原上,立有一座高大的坟茔,它的左面有汩汩的潞河,而右面有一道屹屹的长城。因为墓地南向,墓“左”就是墓东,而墓“右”就是墓西。这里写的墓地、长城、潞河的所在位置与上合志文所写者完全一致,再一次表明了通州历史上确曾有过北齐所修筑的一道长城。

  二墓志铭序文中所记的主人公都姓孙,但不是一个祖宗,不在一块墓地上。一个是处士孙封,祖籍南阳,大历十三年葬在潞城南的潞城乡;一个是录事孙如玉,贞元十四年也葬在潞城南的潞城乡。两块墓地虽然相距百余米,但它们的西面有同一道长城,而东面有同一条潞河,证明当时那道长城尚存在100余米。

  二、《通州志》中《李丕墓志铭》

  通州城南小街村附近出土的唐代墓志铭,给今人带来了一条极为重要的历史信息,即在北齐时修筑了一道长城,穿越我们今天的通州区。这为通州历史的研究增添了一份珍贵资料。那么,前人对通州区的北齐长城有没有过探讨呢?《通州志》中有翔实的记载。

  《通州志》有康熙、雍正、乾隆、道光与光绪等5种版本,而以光绪版最为全面和系统。该书一帙12册共12套,分别在卷十“艺文”的“墓志”和“记”这两专目中,给今人提供了有关“长城”的资料。
  
  在《通州志·艺文·墓志》中:“故莫州长丰县令李君墓志铭”一文,记述在唐贞元三年(787年)五月,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北)长丰县令李丕于潞县家中故去,六年(790年)十一月“葬于县之南三里潞水之右”。(6) 其本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南)人,“洒然深心,抱义育德,士林咸器重之”(7) ,因被举荐来潞县任县丞,清贤名著,遂定居潞县。后拔任长丰县令,“化百里之风,乐四人之业”(8) ,不久改任莫州司法参军,“果行温良,发言砥砺”,不幸年及63岁而逝。其无子,丧葬事全由女婿、太常寺奉礼郎柳岘“尽半子之礼节”而办理。文后铭曰:“屹然孤坟,长城之东”,“悄悄原野,旦墓悲风”。(9)

  从志文考见,李丕墓在潞县城南三里处的旷野处,堆起一个高高的坟冢,屹然立在一道长城的东侧,“潞水之右”。潞水至此北来南去,潞水之右即潞水之西,也就是说在李丕墓东侧有潞水;“长城之东”,表明李丕墓西侧有长城。这又和《唐孙如玉墓志铭》、《唐孙封墓志铭》中所载的长城和潞水全然一致,指的都是那道“蓦山”的北齐长城。

  关于《唐李丕墓志铭》的发现,清乾隆间通州学者刘锡信写了一篇《得唐长丰令李丕墓志石记》。其“博极群书,淹通史传,尤长〖CM(182〗于考据之学”(10) ,著述颇丰,“足备文献之缺”(11) ,《日下旧闻》主编朱彝尊称其为“北方第一学者”(12) 。

  刘锡信在记中说:他的朋友倪赐麟和贾肇瑞在城南散步,发现农夫用来堵塞稻田水渠的一方石块,石上长了不少苔藓,便擦去苔藓,石面上现出文字,知是墓志,访问农夫,说是耕地时从地下掘出的。他二人知道刘锡信多方察访金石文字,即来告之。刘嘱托二友人将墓志买回。当时正是乾隆诏令编辑《日下旧闻考》、让京兆属邑校核该书,“增辑事实”(13) ,此石发现适逢其时,便献交了。他考证说志文“无撰人名字,疑即柳(李丕女婿柳岘)所为”(14) 。他在论述此墓志可补州志职官表,可证韩愈“所谓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之“唐人风尚”后,又说“此石土人得诸城南一里许,而志云‘葬于县之南三里’,余意唐时故城,只今城北一隅,自城北计至得石刻之地,里数适符”(15) 。强调“惟石刻”“今后之考古者,因以援古证今,以佐志乘之所不及”。(16)

  刘锡信考证农夫说李丕墓志出土地点在“城南一里许”,与《李丕墓志》志文说的“葬于县之南三里”,在位置上是一致的。因为元代以前的通州城(潞县城)恰在旧城东北部位,即今新华大街以北的东部城区。明洪武元年(1368年)镇守通州的燕山侯孙兴祖率兵修筑通州城时,将以前通州城向南扩建一倍,约2里(唐时里距比现代里距小),加上扩建后的“城南一里”,则正是志文中所说的“县之南三里”。

  根据刘锡信在记中所说的《唐李丕墓志铭》出土地点,在“城南一里许”,今从通州旧城南门遗址向南行走“一里许”,恰恰是南门外的窑厂村村址,而该村址就建在一段条形土岗上,且此土岗呈西北——东南走向。根据该志序后之铭“屹然孤坟,长城之东”句断定,此条形土岗就是“长城”。

  据《通州志·建置》载:“教场在州旧城南门外”,“东至官道,西至河边”(17) ,可得知在通州旧城南门外,有一条向南流的河水。今实地考察,明清两代教场西面的那条河,就是今天仍在的玉带河,此河应是古代潞水的故道遗迹,自西北向东南流,与窑厂村条形土岗走向相同。由此可知,唐李丕墓也是设在长城与潞水之间,而其墓志出土的具体位置定在今窑厂村长城之东、潞水故道之西。

  在窑厂村村址条形土岗东南端,京秦铁路贴岗端而过,越路继续向东南走,又曾有一段条形土岗,岗上也曾建有民房,是个小自然村,称蔡家坡,1998年旧村改造,平岗建楼,条岗今已荡然无存了;沿蔡家坡仍顺岗向前走,即来到梨园镇北三间房村,此村址偏东,仍存在一条斜向土岗;继而向东南向走,就到了小街村,村东部依然有一条形地势较高,而唐“二孙”墓志就出土在小街村东;还向东南行,越过老京津公路,在今张家湾镇土桥村中,又存在一条形土岗;再顺向前行,来到皇木厂村,该村旧址是一段近千米条形土坡,民房建在土坡上下。1997年秋,是村开始旧村改造,条坡不复存在了。据实际踏察,在上世纪80年代,自今通州旧城南门外窑厂村至张家湾镇皇木厂村,中经蔡家坡、北三间房、小街诸村,断断续续存在着一道长约6公里的条形土岗。在这道土岗的东侧,曾出土了唐代三块墓志铭,志文中都记述了这条形土岗是“长城”,而且在《唐孙如玉墓志铭》志文中非常清楚地指出这道长城是北齐所筑。因而,今窑厂村村址处的条形土岗确定为北齐土长城遗址,应该说是无可争议的了。

  三、其它有关北齐土长城的记载

  上述唐代墓志铭有力地证明了今通州区的城南梨园、永顺及张家湾诸镇内,在北齐间确实筑有一道长城,而且在窑厂村尚残存一段土长城遗址。那末此长城走向如何呢?


北齐土长城经今通州区走向示意图

  明代嘉靖年间,曾由职任南京吏部尚书的通州人杨行中主编了一帙《通州志略》,共13卷。其卷一“舆地志”的“古迹”专题中记载:“长城岗,一在州城北三四里,俗传秦蒙恬所筑,□□也;一在州城南□里,迤逦直达漷县而南,年代莫考。”(18) 可见,在明中晚期,通州城的北、南两面,都还存在着较长的北齐长城,尤其是城南那段更长,竟达漷县而南去,按现在通、漷两地距离计算,应有30余公里,何况过了漷县往南还有呢!志中所谓“俗传秦蒙恬所筑”,只是流传而已,绝非史实。蒙恬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率兵30万北讨匈奴,收复今内蒙古河套一带,为防御匈奴再次南侵,曾指挥修筑长城,但那是依山脉而修的长城,根本未在旧有燕地平原修此长城,俗传不可信也!因为编书者没有进行认真考证,当时又未曾出土唐代的墓志铭,故只能面对巍峨的北齐长城说:“年代莫考”。

  在清代《通州志》中,曾节录了刘锡信所著《潞城考古录》内有关“长城岗”的一段话:“州城西北四里,有古长城遗址。迤北接顺义。南近通惠河北岸而止,逾河而南,复闲存一段,其址又变而东西横亘,再南为州西门外入都孔道。”(19) 这是刘锡信在清乾隆间亲眼见到的北齐长城遗址的走向。接着他认为是由于明代修通惠河与修筑京通间大道时,将长城在通州西门以北的一段给“掘断”了,“询之土人亦云”(20) 。他走访了当地百姓,与之认识统一。继而他引用了《唐李丕墓志铭》中的铭语,考知“长城自北绵亘而南,唐时城西南遗址尚存。”(21) 最后,他引用了《昌平山水记》所载:“顺义县西南三十里有苇沟村,村东临温余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22) 。又引用了《辽史》所载:“顺洲(今顺义)南有齐长城,齐天保中所筑。”(23) 还引用了北宋科学家、曾奉命赴往辽国的使节沈括所言:“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东行稍北十里余,出古长城。”(24) 他考证的结论是:“今通州长城,迤北接顺义,则即北齐天保中所筑长城矣。”(25)

  刘锡信在《潞城考古录》一书中对于通州当时存在的俗名“长城岗”的考证,已很详尽、透彻、明确。他所用以引证的资料是有份量的,比如沈括所言。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他在出使辽国途径幽州(今北京宣武区一带)东北望京馆后所见到的“古长城”,突兀立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给其印象一定很深,其言定非虚妄,但其未说修筑时间。这是宋人看到的情景。刘所引用的《辽史》,虽然缺误较多,但是元人采用了辽代《实录》与金代《辽史》的重要资料,其价值仍然较高。《辽史》说顺义南的长城是齐长城,而且指出是北齐天保中所筑。这个认定应该予以肯定。至于被引用的《昌平山水记》一书,则是明人著作,与《通州志略》所记长城资料无二。不过,其中关于长城的资料颇为关键,它告诉今人温榆河在苇沟村东有个渡口,渡口的南面有“长城遗迹”。也就是说顺义县内的“长城遗迹”在温榆河的右畔,即河西畔,与通州北齐长城遗迹在潞河右(西)畔一样,依河而筑。


现存通州区北齐土长城遗迹

  《通州志·古迹·长城岗》在节录刘锡信考古文章之后载:“漷县、武清二志俱载境内有古长城,疑昔时亦与此相连一云。”(26) 紧接着又在“长城”条目中载:“旧志云‘在州南漷县东北一里,南抵武清,北接通州,即长堤之异名也’。”(27)其中所谓“旧志”,是指康熙、雍正版的《通州志》。说在漷县东北一里处的“长城”“南抵武清,北接通州”,是“长堤异名”。这就不如刘锡信的考古态度了。

  漷县乃辽代所设,治在汉时霍村镇。即今漷县镇漷县村。唐以前,漷县村以西的广袤区域是辽阔的水泊沼泽,称雍奴薮。以东有一条河名潞水,南北朝时亦称笥沟,辽时应始称港沟河,直至于今。旧志称长城在“漷县东北一里”,再往西北则未见有长城,乃因自张家湾以南皆为湖淀,北齐长城筑到今张家湾时,设“临河古戍”,到漷县东北一里处,继续东傍笥沟修筑长城,直入武清县界。故旧志云漷县东北一里见到的长城“南抵武清”,“北接通州”。但这傍河修筑的长城决不是“长堤”的“异名”,而是后人将长城用作港沟河的西堤了,应该倒过来说,长堤即长城之“异名”才是。明末清初驰名的地理学家顾祖禹,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述武清县时载:“志云:‘县西南三十里有长城故址,延袤数百里,相传战国时燕所筑。’”(28) 舍去末句的传说,余话就和潞水西畔像长堤一样的长城相吻合了。

  记载北京平原地区有北齐长城的史籍有不少,除去上述提到的几部书所记内容不同而外,大多都相互转抄而已。还有一册古籍载述与上有别,那就是北宋叶隆礼撰著的《契丹国志》。在“王沂公行程录”一文中载,使节王沂自宋辽交界处的雄州(今河北省雄县)白沟驿出发渡河,中经新城县、涿州、良乡县等地至燕京,然后“出(燕京)北门,过古长城、延芳淀,四十里至孙侯馆,改为望京馆,稍移故处。”(29) 向古北口方向走去。文中的“延芳淀”当是“金盏淀”。王沂出燕京北门向东北方向沿赴辽古道而行,走40里到望京馆,中间经过“古长城”和金盏淀。略略几笔记述,意义甚大,第一表明这里的古长城是建置在平原上,附近无山;第二表明此处的“古长城”走向基本与赴辽古道垂直,即长城从西北修来,向东南筑去;第三表明先过“古长城”,后过金盏淀,是“古长城”在金盏淀右岸;第四表明“古长城”是傍水而走,最终与金盏淀唇齿相依的河流就是温榆河,据此可知,“古长城”在傍金盏淀之前应是傍伴温榆河。而温榆河由西北流来,发源于昌平县居庸关,“古长城”也正好自西北而来,河、城平行而至,由此可以判断“古长城”的起点应是居庸关。由居庸关傍水而筑土长城,直至海河口,约有400里,则与《读史方舆纪要》所载武清县内关于“长城故址延袤数百里”的记述基本相合。

  四、北齐多次修筑长城

  据史料记载,北齐只有在文宣帝天保年间修筑六次长城。首次在天保三年(552年)。那年二月,北疆外的突厥族崛起,南结西魏,复被奴役之仇,大破柔然。迫柔然主阿那环自杀,而柔然太子、从弟等率部投奔北齐,如此,强盛的突厥便与北齐结下不解之怨,时刻威胁北齐政权。为防御突厥入犯,北齐便于当年十月,文宣帝命仪同三司(官名,非三公而受三公同等待遇)张纂为“监筑长城大使,领步骑数千镇防北境”(30) ,令都水使者阳斐“监筑长城”(31) 。此次所筑长城南起今山西汾阳“黄栌岭”,北至该省朔县“社干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32) 。

  其次是在天保六年(555年)。前一年三月,文宣帝亲自扶持的柔然主庵罗辰与北齐决裂,遂侵扰北齐边陲。文宣帝曾在三至六月内,御驾亲征柔然,一次曾被数万敌兵围逼,可见柔然势力较强,与突厥一起,双双对北齐进行侵害。遂于十二月,文宣帝巡防到达“达速岭(今山西省平鲁县西北),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33) 。大约在六年七月,文宣帝统兵亲讨柔然并大破之。而后,北疆稍静,便“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九百余里”(34) 。所谓“幽州北夏口”即今昌平县“居庸关之南口”,“亦曰幽州下口”,“《北齐书》伪为夏口”(35)。恒州在今山西省大同县东。此段北齐长城横亘东西,修筑在蜿蜒的山岭之间。

  第三次是在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36) 。此次修筑长城只不过是在前两次修筑的基础上,或补缺,或延筑,所以才出现“前后所筑凡三千余里”的壮观景象,究竟何处补缺,何处延展,史未记载。但自“幽州夏口”“东至于海”的一段长城,应该是此次续修的城段,因为在今怀柔区慕田峪长城附近就曾发现北齐修筑的石砌长城。

  第四次是在天保八年(557年)。北齐北及东北疆外的库莫奚及其别种契丹族,也是强敌。就在天保四年二月,契丹攻伐柔然,并杀死其主铁伐。九月,遂大举侵犯北齐边塞,进行大肆骚扰,迫使文宣帝调兵遣将并亲自指挥数路兵马北讨契丹,战争连续进行3个月,才将契丹赶出长城之外。虽然契丹在天保五年(554年)五月、七年(556年)十月也曾两次遣使入贡北齐,但仍然不服,始终是北齐边患。于是,在契丹兵势尚未恢复之前,“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里”(37) 。从目前掌握的史料看,“库洛拔”与“坞纥戍”两个地名还不明其在今何地,但“于长城内筑重城”却记述得十分明白清楚,即在已有的长城里面再修筑一道长城,以加强防卫,避免不虞。前筑长城已“东至于海”,则是在“东至于海”的长城里面修“重城”。笔者以为,从今昌平经顺义、通州、武清诸区而达天津的土长城,已然确定为北齐天保间修成,且位于长城之内,应该视之为“长城内重城”,则此“重城”的修筑当在天保八年。

  第五次是在武成帝河清二年(563年)二月,太子太保斛律光“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西,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三戍”(38) 。“勋掌城”在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北25里。“轵关”在济源县西北15里。这200里的长城当为当时的齐、周边界处。

  第六次是在后主天统元年(565年),幽州刺史斛律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自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39) 。“库堆戍”不知在今何地。此次“自库堆戍东拒于海”的曲屈二千余里的长城,只能算是重修已往天保间筑的长城,不过也不是简单的修缮,有的地段是新修,所以才“斩山筑城”、“断谷起障”。

  天保之世屡兴长城之役,虽然防止了外族的掠夺烧杀,但是“举国骚扰,公私劳敝”(40) 。特别是幽州广大人民,劳役尤重,水深火热,遂不堪重役,纷纷逃亡,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发展。

  今通州区窑厂村北齐土长城遗址因世代于上面建有民房而幸存下来。和其上下连接着的已不存在的长城,与人们心目中的长城截然不同。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窑厂村北齐土长城遗址,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矗立在北京平原上,迤贯于京津间的一望平川。她傍伴河湖而行,倚河设城,凭水为险,水陆结合,双道防线比邻,令敌方难以攻破,这是结合地理形势,巧妙设防的科学构思,同样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

  金大定间保大军节度使梁襄言:“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皇,而俯视庭宇也。”(41) 他建议金世宗稳定中都,便可保住疆域。元初太师木华黎言:“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驻跸之所,非燕不可。”(42) 他建议成吉思汗坐阵燕京,控驭华夏。宋枢密副使富弼言:“河北一路,为天下根本。燕蓟之北,有松亭关、古北口、居庸关,此中原险要,所恃以隔绝匈奴者也。”(43) 他说燕京蓟城是中原与北边少数民族区域之间的结合部军事重镇。宋国子监丞吕中言:“燕蓟不收,则河北不固,河北不固,则河南不可高枕而卧。”(44) 他劝谏宋帝收复燕京,以保宋朝安宁。由此可见,燕京蓟城(今北京宣武区一带)的安危关系到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安危,这为历代有识之士所共识,因此保卫蓟城就是关系国家命运的至关重要问题。北齐都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蓟城是北齐的北域要镇,因此在北齐一朝,都派重臣镇守幽州蓟城。为防契丹强族对蓟城的侵夺,在“长城内筑重城”——即土长城,则是形势所迫而理所当然的了。因此可以说,通州区窑厂村北齐土长城遗址是研究北京史的珍贵实物资料,与北京有着久远的渊源关系。

附:唐孙如玉墓志铭

  平州卢龙府折冲都尉乐安故孙公墓志铭并序

  唐贞元十四年戊寅岁秋,八月甲申日,故平州卢龙折冲都尉、前潞县录事乐安孙公,讳如玉,享年七十有一。比无疣染,以贞元十四年二月四日忽奄,发引于潞城乡临河里。公顷年授上府都尉兼任本县录事,主乡曹、立纲纪廿年已上。其原流世禄以未荣洎。公祖讳处艺、父讳仁贵,自上门传命,问乡县猷豪,累代物望,恩布闾□,何期奄化风烛,俄倾百年!君子曰:“有字如此,善人不保寿而不得其终,可哀恸也!”念陇□□缺,魂埋潞川,东有潞河通海,西有长城蓦山,南望朱雀林兼临河古戍,北有玄武垒至潞津古关,并是齐时所致。子子相承,万世不朽,今人可听也。公嗣子文林郎,试左金吾卫兵曹参军敬新,次子敬超、敬芝等,并尽礼书于墓门。铭曰:

临高原兮长岗川,孙公宅地兮茔其间。

圹野萧条兮潞津南,冥冥寞寞兮秋月闲。

儿女望兮哭野天,苏氏瞻痛兮双泪连。

--------------------------------------------------------------------
(1)(3)《唐孙如玉墓志铭》,通州区博物馆藏。
(2)《辞源》,商务印书馆,1979年10月修订第1版,第3188页“铭”。
(4)(5)《唐孙封墓志铭》,通州区博物馆藏。
(6)(7)(8)(9)《通州志·艺文·墓志》(光绪版)。
(10)(11)(12)《通州志·人物·文学·刘锡信》(光绪版)。
(13)(14)(15)(16)《通州志·艺文·记》(光绪版)。
(17)《通州志·建置·教场》(光绪版)。
(18)《通州志略·舆地志·古迹》(首都图书馆藏明嘉靖版)。
(19)(20)(21)(22)(23)(24)(25)(26)(27)《通州志·封域·古迹》(光绪版)。
(28)《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二·武清县》(商务印书馆发行,《万有文库》王云五民国版,第490页)。
(29)《契丹国志》(宋)叶隆礼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230页。
(30)《北齐书·列传·张纂》,(唐)李百藥撰,中华书局1972年11月第1版,第360页。
(31)《北齐书·列传·阳斐》(同上)第554页。
(32)《北齐书·帝纪·文宣帝》(同上)第56页。
(33)《北齐书·帝纪·文宣帝》(同上)第59页。
(34)《北齐书·帝纪·文宣帝》(同上)第61页。
(35)《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一·居庸》,(民国)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第463页。(36)《北齐书·帝纪·文宣帝》(同上)第63页。
(37)《北齐书·帝纪·文宣帝》(同上)第64页。
(38)《北齐书·列传·斛律金》(同上)第223页。
(39)《北齐书·列传·斛律金》(同上)第227页。
(40)《北齐书·帝纪·文宣帝》(同上)第68页。
(41)(42)《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二》,(民国)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第472-473页。
(43)(44)《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一》,(民国)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第469页。

(作者为北京通州区文物管理所干部)

北京文博网


转帖于 2004-12-07 14:44:35 发表在分类:长城新闻
(48893次点击) | 编辑 | 删除 | 关闭匿名评论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