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7-10-14 Sun

冲要两河口(五)司令诗书合创之庐主助之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五)寻找两河口
两河口,顾名思义,两河交汇之处。两河口地名,各地应有很多,而本文于前几节引用《明实录》、《赤城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等史料,均已明确该两河口位置在镇安堡防区:“寇……自镇安堡两河口入境”、“镇安堡……险隘极冲两河口”、“镇安堡……东逼两河口,径通边外”。
因此,查找两河口,只应限于镇安堡防区之内。上文介绍,镇安堡防守重点为该河谷,其防区四十三里长城,亦为此而建。长城筑于山脊之上,山脊为分水岭,两河不会在山脊之上相合,只可在河谷之内交汇。若再具体,两河口应当于镇安堡河谷前方“险隘极冲”处、“入境”处、“径通边外”处查找。镇安堡通往边外之河谷或山沟只此一条。
明代防守,将隘口危险性大致划分为三个等级。隘口能够通过较多人马,可称为极险或极冲;隘口道路较窄,能够通少量人马,可称为险或冲;隘口只能步行或牵马通过,可称为平或缓。上述,可以在明清叙述长城、隘口史料中查找到。
若有数万骑兵,则必选极冲处通过。若有少量虏骑沿边滋扰,或有蒙古朵彦部落抢劫、盗马之徒,则可自“冲”、“缓”处通过。
查阅各类地图和实地走访,镇安堡周边均未发现两河口地名。此说明,明代两河口地名至今已然消失,需要实地勘查验证。
每逢雨季到来,山水自大小沟壑内汇集而出,淌入河谷,然此不可视为河流。大凡河流,应无分冬夏,长流不断,上游必有源泉。否则,只可称为干砂河、季节河、时令河,或干脆称其为过水沟。
镇安堡坐落于河谷之内。河水自三十里外坝头处发源,沿河谷内流,经镇安再三十里,由云州入白河。此河原先长流不断,河床宽约三十米,若逢雨季,河水在整条沟内漫流,无固定位置。
出镇安堡,河谷转向东,其正北有松桦沟,进深很短,只长七里,死沟,不通境外,其内无泉,无形成河流条件。
上文介绍,出镇安堡五里,有一道隘口墙封堵河谷。过隘口墙一里,向东有一条山沟,上山三里可至山脊,长城在山脊向北延伸。该处山脊稍凹,形成隘口,现习惯称为孔家窝铺梁。明代在此口两侧各筑砖楼一座,以把守隘口。根据查证,清代称此处在为镇岭口,《赤城县志•武备志•塞垣》介绍道:“本朝(清)镇安堡……奉开隘口一:镇岭口”。此说明,明代此处应当为缓冲,清时奉命将此口开放,疏通道路,以便捷百姓。该山沟进深短,无水泉,亦非险隘极冲,自然与两河口无关。
由隘口墙沿河谷东北前行八里,河谷变窄,两侧山势接近壁立,再无沟壑,无两河交汇之条件。长城自东山脊下至河谷,又爬上西山脊北行,河谷只宽二百米。长城之外,已是当年“境外”,而只有一河流入,并未发现两河相交之处。
继续向“境外”前行查找,谷内林木茂盛,在长城外二里处,有二条大沟出现,中央有极小村落,名为红山嘴。二沟分别称为东沟、西沟,各有河水自沟内流出,于村前交汇为一条,向南流入长城隘口。西沟长十四里,为死沟,不通境外,上游有泉,常年不断。东沟通往坝头,长二十里,上游有泉,长流不断。
目前,二沟水势极小,近于干涸。东沟有矿区,现场有矿车不断出入,尘土飞扬。据村民介绍:原先二沟水势极大,各用砖石砌筑河道,以防洪水。自四、五年前开始采矿,河水变小,甚至干涸。笔者分析,这是因为开矿炸山,伤及水脉所致。
东沟至坝头,开始上坝,上行二十里,便是坝上南厂。查阅大比例尺地形图,两河交汇处,只此一点,再无两河交汇。此处完全符合条件,必两河口无疑。当年北虏入犯镇安,只能由南厂下坝至东沟、至两河口、至长城隘口、再经镇安南下。
《赤城县志•武备志》称镇安堡东至两河口长城七里。若按明代一里等于五百四十米计算,等于现在八里又八米里。实地测算,镇安堡至两河口长城共十三里。虽然古人测量距离并不准确,许多路程只是估约,无法和现在精确测量相比拟,但此段路程相差5里,需要找到原因。
当年在该河谷建立镇安堡之时,应当在堡城前方最狭窄处建立隘口墙体防守,而绝非立足于本堡之内防守,此墙绝对早于长城出现。凡城堡早于本地长城出现,前方必有早年之隘口墙。若计算距离,应从该隘口墙开始。自长城在该墙体前方出现后,防守前移八里。而志书作者未到现场,并不清楚地形和防守位置,只泛泛提及镇安堡至两河口距离。现在测量隘口墙至两河口长城间距,正为八里。

图1:镇安堡、隘口墙位置
图2:隘口墙上方的镇岭口





诗书于 2007-10-14 23:48:52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7595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