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狄的豆腐坊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008-01-04 Fri

辞旧迎新 — 老狄的塔之旅之12 -12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送走了2007,迎来了2008,新年第1天的塔之旅仍算是去年活动的延续。早起辗转乘车到了通州,目的地是燃灯塔,结果在塔下的西海子公园见到李卓吾墓,又是一个意外发现。
古墓谓李卓吾先生墓,位于通州城内西海子公园中州城北垣遗址处。先生名贽,号宏甫,福建泉州市南安县榕城人。其乃我国明代著名进步思想家,为官正直清廉,体恤民情,著书问孔刺孟,锋指奸权,一生著述颇丰,《焚书》、《藏书》为其代表作,屡遭迫害,万历二十九年(1601),挚友马经纶自湖北接至通州家中,著成《九正易因》一书。次年,神宗以“敢倡乱道,诬世惑民”之罪,捕之入狱。在狱中读书赋诗,视死如归。在终未定罪欲放归故里之际,其以死抗争,夺剃发刀自刭,三日方逝。马经纶遵其遗嘱,将其安葬于通州城北马厂村西迎福寺侧,冢高一丈,周植白杨百余株。三十八年(1610)汪可受为立《卓吾老子墓碑》,四十年(1612)詹轸光为立《李卓吾先生墓碑》,且刻序镌诗,祭吊先生。民国初,村民被地主煽惑将詹立之碑推倒,断折三节。1926年,日本学者欲盗运出境被发现禁止,逐重立且建碑楼。1953年,因建北京结核病研究所,将墓迁至大悲林村南。1966年再被推倒,1974年“评法批儒”中复立,被亵渎。1983年,为便于保护和瞻祭,再迁至今址。而今,题碑耸立,松柏傍墙滴翠,前临碧波湖水,掩映欧阳中石书碑与周扬题碑,古墓换新颜(绿人中国:http://mychina.lvren.cn/scenic_1/intro1403.html)。  
图1是李卓吾墓碑。
然灯塔原在西海子公园内部,我到了公园之后才知道,因归属关系的变化,现在公园与塔之间已经砌上一堵墙,过不去了。之后我在当地人的指点下,从公园东门出去,从司空小区西墙外北行,到头后右转,不久到得三教庙前。庙门关着,内部正在修复施工,我说好话得以被看门人允许入内拍照。
三教庙是融儒家、道家、释家三教庙宇宫观同居并存,又和睦相处的奇特人文景观建筑。以文庙居正前位,文庙坐北朝南,长一百五十米,宽五十米有余,中轴线下埋有金水桥,佑胜教寺与紫清宫在文庙后面两翼,规模较文庙略小,呈等边三角形位置,旧时与衙署紧临,突出了儒家地位。中国之大,各地各教混奉,两教混奉者皆有,较之通州三教庙却相差甚远(北京市通州区旅游信息网:http://219.237.236.138:8080/tzhouly/gjxz/120315.htm)。
京杭大运河北端西畔,通州旧城北部。在被历史遗忘多年以后,一处占地约1200平方米的建筑群正悄悄地恢复着数百年前的样貌和荣光。
投资近600万元,历时两年,通州区“三教庙”一期修缮工程日前已经完工。待“通州运河文化展”布展完毕,拟定于下月15日“通州运河文化节”开幕当天对外开放。锈迹斑斑的铁锚、新近打捞出来的“皇木”会在展览上露面《沉寂多年的运河文化又将引来新的关注与研究热潮。
  全国惟一的三教合一建筑群
  红墙灰瓦,冷清宁静。当记者终于在一片很旧的居民楼群里寻到“三教庙”的踪迹时,心中不免有些失望。通州区文物老专家周良似乎看出了记者的心思,所以开口不急着讲建筑修缮,而是讲起“三教庙”的由来。
  ““三教庙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叫法,容易让人误解为是一座庙。”周良介绍说,这里的“三教庙”其实是三座独立的庙宇:文庙(又称学宫)、佛家56米高的燃灯塔及其附建的佑胜教寺和道教的紫清宫,呈“品”字型排列。
  “叫三教庙的,全国各地到处都是。但它们都是一座庙里供奉着儒、释、道三教的人物、体现三种文化。只有通州这里的三教庙是三座紧邻而又独立庙宇,分别供奉着三教的祖师爷。”在文物专家的眼中,这种全国惟一的奇特布局正是儒、释、道三教在中国历史上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见证。
  “这正体现出大运河文化的精髓:融合、交流。”专家解释说,古通州城位于南北大运河最北端,自古以来,国内国外、三教九流、各地乡音汇聚于此,形成了灿烂的运河文化。通州三教庙独特的建筑景观正是保存至今的运河文化的载体,使其恢复原貌便成为老文物专家多年的夙愿。
  盖上玻璃,原样保留“泮桥”
  “恢复原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周良老先生很是感慨,“这片院子以前被工厂和民房占据,以前修防空洞挖出的积土都垫在院子里1米多厚,建筑原址都被埋在地下。”
  施工中,原遗址的真面目一点点地显露出来,最初的修缮设计图被一改再改:原以为棂星门是牌坊式的,结果发现了门墩、柱础;原以为东西配殿没有前廊,结果发现了两排前廊柱;原以为文庙大成殿前的杏坛是长方形的,结果发现了坛前石阶的位置,才知道是正方形的。
  为了保留原样,文物专家和设计施工人员着实花了不少心思。在棂星门和戟门之间,记者好奇地发现地面上铺搭着钢架子。“这上面马上要铺高强度玻璃。”周良用手往下一指,“下面叫泮池,池里有水,池上有三座桥。古时新进生员进县学,都要经过泮桥入宫拜孔子,叫入泮或游泮。”
  而今,三座泮桥的栏杆桥板已荡然无存。“是日本兵占领时给拆走的,桥体部分被我们在清理中给挖掘出来。”几经考虑,修缮人员最终没有在泮桥上加装桥板和栏杆。“我们采用覆盖玻璃的方式,游人走在上面,一低头就可以看见过去的泮桥什么样。”(北京日报:http://www.ben.com.cn/ztxw/200609/t20060922_92261.htm)
图2是从西海子公园内仰拍然灯塔。
图3是从三教庙西的工地上仰拍然灯塔。
图4和图5是从三教庙内仰拍燃灯塔。











老狄于 2008-01-04 21:15:18 发表在分类: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48471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