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岚晚晴
 山石嶙峋径中镶,岚飞云卷凝紫霜;晚舟无人归夜路,晴月如水挂西窗。 

2007-06-07 Thu

9、行走在黄河两岸——神木一瞥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陕北的路,让人走着放心,不用担心坑洼不平,也不用担心被大车塞死,从榆林到神木,我俩就这样轻轻松松地走着。这一带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大片的沙丘披上了绿衣,有的沙丘上种植着灌木和草,还有的被做成网格状,这应该是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成果。昔日的黄土高坡和沙漠已经改变了颜色,不再是黄沙漫天的景象了。
一路走来,我看到了西部开发给黄河两岸带来的繁荣,与内地的距离在逐渐缩短,新展展的马路宽敞平坦;城区的高楼是现代化的标志;街道的广告牌霓虹灯昭示着繁华的商业气息;人们的穿戴也是衡量是否贫穷的一个砝码。虽然我算不上忧国忧民,但看到一向贫穷的黄河两岸人能有如此的生活水平,也感到由衷的很高兴。
神木是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煤都”,全国第一产煤大县,这一点从路边上遗落的煤块上就可以看出来,我和老锅玩笑说:“把路边的煤收拢起来,够全县人过冬的”,这话也许夸张了些,但煤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榆林参观完镇北台和红石峡后到神木县城才是中午时分,好走的路节省了好多时间,老锅提议在神木县城吃午饭。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可以再看看陕北的长城。榆林至神木一带还存有不少明代长城,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在这些沙丘和黄土高坡上遗留下来的残墙与墩台,更显其悲壮与苍凉。地图上有长城的标记,但要找到通往长城的小路却要不停地向当地人问路。地图上有个叫解家堡的村庄,望文生义,这里过去应是个城堡子,且在长城沿线。于是我俩一路问着一路走着,终于看到了一个个山头上的土制烽火台。
找到了解家堡,又发现了大柏油堡,老锅的兴奋难以言表,他登山查看,我留在车里等候。等候原因有二:一是体力不及老锅,我俩之间差着好几个等级;二是在碛口不小心膝盖略有扭伤,下坡或者下台阶略感疼痛。
老锅通过对两个城堡的实地走访,可以看出,人们的保护意识都在逐渐增强,在大柏油堡还立有保护标志碑,并对仅存的庙宇进行维修。两个城堡内现已没有人居住,人为的破坏程度应不会再有,但自然界的风雨蚕食怕是抵挡不了的。
对神木的长城没有亲自观看,没有发言权,让老锅在他的考察笔记中叙述吧。
在打听去解家堡的路时,意外地得知了离神木甚近的盘唐也能过黄河,这下可好了,不用再绕路到府谷了。此次出行,我俩真是太顺利了。
从解家堡、大柏油堡出来,太阳已偏西,结束了陕北的行程我们该往回走了。顺着平坦的大马路行驶,不大工夫就到了盘唐,又见到了黄河亲切的身影。我拿着地图,计算着傍晚的这段路程,天黑之前能够赶到岢岚,那里将是我们今晚的宿营点。(5月5日下午)











凤姐于 2007-06-07 21:47:20 发表在分类:走街串巷
(48576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