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的老J
 从野人,到长城 

2007-05-21 Mon

解放蔚县城?还是暖泉北官堡?老照片对比分析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老照片对比

手中刚刚得到一本《晋察冀暨华北人民解放军征战图集》,书中有一张照片,注为“解放蔚县城,战士们在城楼上欢呼。”表现的是1945年8月晋察冀边区大反攻时,收复张家口,解放察哈尔省全境中,解放蔚县城时的欢呼情景。

可我怎么比较都觉得,这张照片与蔚州城保留下来的南门“景仙门”相去甚远。

作为宣镇南路路城所在蔚州城,明时开设东、西、南三座城门,东门为“安定门”,上建“景阳楼”;西门为“清远门”,上建“广运楼”;南门为“景仙门”,上建“万山楼”。在城门之外还建有“关城”,夯土相当坚实,宽厚竖高。东关城周二里一十步,西关城周一里三百三十四步,南关城周三里二百七十步。东关门,东曰“东作”,西曰“永宁”;西关门,东曰“永安”,北曰“镇朔”;南关门,东曰“平安”,南曰“明庶”,北曰“永昌”。(《蔚州志•建置志》)关城拱门顶上,均建有关楼一级。

三座关门之外,还有七座关城的关门,那么这张老照片究竞是其中那座门呢?

首先看看三座城门,记载中城门之上都建有一座楼,虽然东、西两门已破坏,无法进行实行对照,但按照南门景仙门的风格,及门上的“万山楼”三重檐建筑的建制来判断,东门的“景阳楼”与西门的“广运楼“建制也不会太低。而老照片上只有一个单檐建筑,因此可以排除为蔚州城的城门照片。

排除了三座城门,是否又会是七座关城门的照片呢?由于没有任何照片可以进行对比,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或许是,或许不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七座门都有名,门楣之上极可能当年镶有石匾,而这张照片却没有石匾的遗迹。

不管能否排除上述的七座关城门,但由于看着这张老照片太熟悉了,让我首先想到的是西古堡或北官堡的门楼,比较下来果然与北官堡的南门极为相似。于是我又在细处进行比较分析,便得出了下述的结论:

1.门楣之上三处突出的砖雕和凹下的砖雕,两张完全一致。两侧的悬鱼完全一样。

2.门罩之下装饰有五个砖仿斗拱,两者完全一致。

3.再看门罩之上的那排砖檐,我数了一下左侧至门罩左上那个砖雕止,两张照片之中都有22个砖角。

4.顶上垛口都为五个,垛口墙的小箭孔皆有六个,又是完全一样。

5.顶上都有一间楼子,因所处角度不同,无法进行比较,但右侧的飞檐却很相似。

6.再看看1945年拍的那张,在门楣之上,门罩之下,有一片较深的区域,这与现在的铁锈之迹也累同。北官堡南门外以前为“打铄花”所在,现在门楼之上残留的厚厚的一层铁锈,这便是“打铄花”的残留物。而这张老照片,这片深色区域我判断也非自然的风化所致,应是人为所成。

鉴于此,虽然我不能排除蔚州城其他七座关城门是否有为老照片拍摄对像,但我认为这张片子不是此七座门楼的可能性极大。特别难得的是,这两张照片细微地方完全一致,就像没有重复的指纹一样,估计要建成连砖檐的砖角都一样多的两座门楼,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因而,我认为这张照片是1945年解放暖泉的北官堡时所拍,而不是解放蔚州城时所拍,文中注释有错。

上图为:1945年拍的老照片
下图为:暖泉北官堡南门





野人老J于 2007-05-21 08:21:27 发表在分类:情系蔚州
(50640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