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昌平侯杨洪之六——土木之变如何论英雄?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5.土木之变,智对诈计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寻衅并诱胁迤北诸番分道大举入寇。七月,英宗皇帝被瓦剌兵俘虏,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前后,作为总兵官的杨洪正镇守宣府。英宗帝御驾北征至沙岭(今宣化沙岭子)时,召杨洪入见,命他随驾西行,继而又命他守阳和山口。英宗帝师还至宣府时,命他为殿(殿前将领),继而又命他还守本镇。如此朝令夕改,出尔反尔,足见英宗帝恐慌至极。
土木一战,亲征大军全军覆没。瓦剌太师也先掠英宗帝由土木西行至宣府城下,再施诡计,企图用英宗手谕诈开城门,攻占宣府城以作为其寇犯北京的根据地。杨洪识破此计,命守城士卒收下皇帝手谕,并命其对城下人说:“吾等所守之城乃皇家之城,吾城主帅乃皇帝亲敕的封疆大帅。责任在封疆者重在封疆,坚守城池乃吾等天职,况且吾帅又不在城中,天暮无帅令,城门绝不能开。请恕罪。”也先见诈不开城门无奈掠英宗帝经大同返回漠北。
“土木之变”之后一月,即正统十四年八月(1449年),“令升都督杨洪为昌平伯。”(《明实录北京史料》(二)P198)
为什么“土木之变”之时,杨洪不出兵救驾,不开城迎驾,反而能得以升迁呢?
《古穰杂录》如此说道:“洎正统十四年,也先大举入冠,洪在宣府惊惶无措,闭门不出。若土木之围,洪能以后冲之,必无是败。及也先得上皇至城下呼之也不出救,视君父之难,略不为急,所存心可知矣。后至京师,适敌势猖獗,人心惊移。念以边将之旧,遂进侯爵用之,终不能挫贼锋。寻以疾卒。”
起初我也是持这种想法的,因为杨洪身为一镇之总兵官,帝皇在此辖区之内,首先应确保帝皇的安全。但他不但没有保护英宗的安全,也让北征大军全军覆灭,最起码没有尽到一位地方最高军事长官的责任吧。
但《孙太史克承论》对此辩曰:“予少读李文达《天顺日录》,盖罪洪不救土木之败云。及长,会洪裔都指挥钺,出英庙所赐守城谕旨,则又知洪不趋土木者,制于命也。夫人臣之议,责在封疆,则重封疆;责在战阵,则重战阵。洪责在封疆,则其不能重战阵也亦宜。”(《赤城县志译注》P256)
也就是说,杨洪作为一位封疆大将,其职责是保卫边疆不受侵扰,确保领土寸土之不失。而英宗的这次远征,重在野战中消灭虏寇,虽经杨洪所经的辖区,但因有王振等随行朝廷大员,作为位居宣府的总兵官相比于这些朝廷高官来说,充其量也只是一位守备边疆的。英宗命之留守宣城之内,确保宣镇的边疆之安全,作为杨洪来说也只有服从命令,此时是决不能擅离宣城的。
或许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一月辛卯,少保兼兵部尚书于谦等奏所言之中可获得一点启发,奏言:“幸存宣府一城,有洪以守之,虽不救土木之危以解君之难,然足以为京师及居庸之应援,接大同之声势。”(《明实录北京史料》(二)P215)
也就是说,杨洪守住了宣府镇城,也就相当于策应了京城,便是一大功也。
可以设想,如果当时杨洪开城门与也先决战,也先虏英宗,士气正盛,而失去的皇上的宣府军士,心理上肯定有影响,如遇此正在激昂之中的瓦剌士兵,估计要不了几个回合,宣城便告失守。如果这样,也先也就没有后顾之忧,而长驱直入京城了,京城真的岌岌可危了。至那时,大同的守军来驰援估计也来不及了。
因此,由于杨洪守住了宣城,既便“土木之变”祸起其子杨俊的临阵逃脱,但也得以豁免,可见朝野对杨洪坚守宣城还是十分认同的。
本贴最后一次由野人老J修改于2007-01-12 18:43:06
野人老J于
2007-01-12 18:37:29 发表在分类:
考察 中
(49729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