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的老J
 从野人,到长城 

2006-12-29 Fri

“镇山疙瘩”之初解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镇山疙瘩”大家说得已经很多了,前言部分省去,直入主题吧。

一、明屯兵制

明屯兵制是开国初期太祖朱元璋便极力推行的,《明史•志第五十三•食货一》记载: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军屯则领之卫所”,也就是说军屯是与卫所一样的地位。关于驻军屯田人数的比例,则规定“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后又改制为:“临边险要,守多於屯。地僻处及输粮艰者,屯多於守,屯兵百名委百户,三百名委千户,五百名以上指挥提督之。”

对于屯田的具体要求是,“每军受田五十亩为一分,给耕牛、农具,教树植,复租赋,遣官劝输,诛侵暴之吏。初亩税一斗。”至洪武三十五年则又改为:“军田一分,正粮十二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馀粮为本卫所官军俸粮。”

“於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於交阯,中原则大河南北,处处兴屯矣。”永乐时,“屯田米常溢三之一,常操军十九万,以屯军四万供之。”此时,常操军十九万人的军粮,是由四万屯军所供给的。

当然,屯田之兵,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保护所获粮食的安全,需要修建应急之时的藏兵之所,这便是我们到处所见的土堡子。

《明实录类纂•河北天津卷》(P15),洪熙元年闰七月,兴州左屯卫军范济诣阙言八事:“其二,屯兵要地。夫要地者若朔州、大同、开平、宣府、大宁诸处,皆关领之外,实中国之藩篱,边塞之要地。其土或可耕可耨,宜令将率兵广屯种,修城堡、治器械、谨烽火、勤训练,以备胡虏。”

关于屯兵之时用兵之法,继续说道:“万一入寇,毋贪其小利,毋利其远来,必以饱待饥,以逸待劳,俟其惫而击之,必有所获矧。夫我屋居火食,冠乃草行露宿,所恃者马耳,彼人马饥疲,岂能持久?退者追之,追者当防其诈,或更出迭走以劳我师,此一用兵之一端也。”

《明实录类纂•河北天津卷》(P743),景泰三年十一月丙子,提督宣府军务右佥事都御史李秉……又言:“宣府沿边屯种皆有土堡,遇警军士可保其身。比遭虏寇侵掠,遂皆废弛。请敕万全都司率各卫军士仍前修筑,用便屯种。”

由此可以看出,明时屯兵的用兵之道,颇与抗战时毛泽东的用兵之策略相似,“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于是,要想更好的保护自己,达到此目的,最好的策略便是修建大量的土堡。

二、桑干河畔屯兵之集中地

明时宣镇作为顺天府京城的重要之藩蓠,驻扎了大量官兵守备,明万历年间的《山西宣大三镇图说》记载“官军八万一千三百八十三员名,马骡驼三万三千二十五匹头只”,这当然需要大量的军粮作为保障。

而桑干河畔古为屯兵屯田之地,上至汉时即有屯兵于此的记载,也成为明时宣镇屯田的重要地区之一。

有关桑干河的名称和源头在历史上有许多记载,此处重点不在探讨桑干河的问题,故只引入以三种史料的记载。

《明史•志第六十三•河渠五》载:“桑乾河,卢沟上源也。发源太原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马邑雷山之阳,有金龙池者浑泉溢出,是为桑乾。”“东下大同古定桥,抵宣府保安州,雁门、应州、云中诸水皆会。穿西山,入宛平界。东南至看舟口,分为二。”“其一东由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其一南流霸州,合易水,南至天津丁字沣入漕河,曰卢沟河,亦曰浑河。

“河初过怀来,束两山间,不得肆。至都城西四十里石景山之东,地平土疏,冲激震荡,迁徙弗常。《元史》名卢沟曰小黄河,以其流浊也。上流在西山后者,盈涸无定,不为害。”

《畿辅通志•河渠略》(P10-176)认为“桑干河源于忻州之静乐,而重见于朔州之马邑者,为桑干水;至浑源州,受浑源川八水,始名为浑河;入直隶境,至卢师台,称卢沟河;至南北金沟乃为永定河。”

今地图上所标的桑干河,经查阅《畿辅通志•河渠略》(P10-193),此文中称之为“浑河”。浑河,乃浑源河之简称也。

对于桑干河畔的屯兵之堡,以及农业中不可缺少的水渠等事实,《畿辅通志•河渠略》中有部分记载,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屯兵之堡的缩影。

《畿辅通志•河渠略》记载了我们所经过的几座堡子,文中写道,浑河“又东过鹰山背、长疃堡。”说明我们所见到的长疃村边上的山顶建筑,当时应称之为堡子。

再往下又记载了头堡至七堡,以及为了屯田而修建的水渠。

浑河又东南流,“其北岸为平坡渠口(此渠分入洋河)。”

“又东至二堡子村,其南岸为百户渠(土人呼为河南惠民渠)。”

“又东至头堡子,其北岸为惠民渠口(土人呼为中惠民渠)。”

“又东至丁官堡南,其北岸为南惠民渠。”

“又东至州城南高堡子村北,又东南径小堡子,至汪源屯南,其北岸为公务渠口。”

“此五渠者,保安水利也,皆自浑河引出,而三归本河(百户渠、南惠民渠、公务渠),二入洋河(平坡渠、中惠民渠)。”这五道水渠修建于何朝何代文中没有记载,但足以说明这一带已是屯田重地。

文中又说道:“由是循南岸入怀来县界,径三堡子(其头堡二堡在西南),则公务渠东流还入焉(自汪源屯流至此,长八里)。又东流径四堡子,至五堡子,则南惠民渠东流还入焉(自丁官堡流至此,长十五里)。又东流径六堡子,至七堡子,则百户渠东流还入焉(自张顺屯流至自此,长二十里)。”

“又曲折东流径双树子村,由是北岸亦并入怀来县界。又东流至保家庄,而东西南三洋河挟清水等河乃合流而来会。”

这段记载中,提到长疃堡、头堡子、二堡子、三堡子、四堡子、五堡子、六堡子、七堡子,还提到了丁官堡、高堡子,何为“堡子”呢,文中解释道:“所谓堡子,即百户别称,犹言头百户至七百户也。”这与《明史》所记载的是一致的,《明史》道“屯兵百名委百户”,如果这些小堡子皆为百户的话,说明这些小堡子的屯兵数也就在百名左右。

三、“镇山疙瘩”是属堡子吗?

那么这些堡子为什么有的建于河畔的平原地带,有些建于山岗之顶,而被老乡称之为“镇山疙瘩”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主要是因地势而择建的。

建于平地的,环顾其四周,皆地势开阔,近距离内无山丘,所以这些土堡子只能建平地。平地之土堡子,为了加强防御能力,土墙高大而厚实。当我走进广恩屯和温泉屯时,第一印象便是土墙比一般的边堡还要高大,还要厚实。

再看看那几座建于山岗之顶的,如长疃、武家沟、柏林寺、溪源等,周边皆群山环绕,如果土堡果真建于山间之洼地,一旦虏寇侵扰,即便屯兵藏于土堡之中,敌人据周边山岗之制高点,极易攻破土堡。而如果将土堡置于山岗之顶,平时可能因水之问题,可无人长期居住。因此,只需构建一些简易的房屋,并储备一定的备有之水,也可以将收获的军粮储之于此。一旦虏寇入侵,立即登至山顶土堡之中藏身,待敌人疲之,居高临下而攻之。

查阅资料我又发现,这些屯兵之堡,除了自身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外,为了保护屯兵的安全,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军粮的安全,在宣镇的整个防御体之中已考虑这一环节。

让我们看看当时是如何在桑干河畔是如何构筑战略防御体系,以保护这些众多屯堡的安全的。

在桑干河北岸,建有保安旧城堡(现涿鹿县城)、深井堡等,以前我查阅宣镇这两座边堡时,总觉得远离边墙,又位之镇城宣城的西南之下方,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但现在看来,这两座边堡的主要之目的,不在保边墙之安危,而重在保屯田之不受侵扰。(其实桑干河再向西进入阳原县河畔也是屯兵之地,北岸也建有边堡。洋河之畔也是如此。本文皆不涉及。)

从这张保安旧城防御体系构成图可以看出,桑干河南岸建有密集的火路墩,这便能说明一二。

地处腹地的保安旧城,没有在北边建立很多的火路墩,却在桑干河南岸构建如此密集的火路墩,我觉得此举之意在保卫屯田地区的安全。火路墩是传递敌情的重要信道,大量的屯兵之堡的修建,必然需要大量的火路墩与之相配,这样敌情才能及时地传达到每一座屯兵之堡,所屯之兵才有足够的时间藏之于堡,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四、简单总结两句

1.桑干河畔为宣镇的重要屯兵之处;

2.老乡所说的“镇山疙瘩”也是屯兵时所建的土堡子;

3.由于,桑干河畔古为屯兵之地,这土堡是否全为明时所建,或明时在以前的土堡上扩建,没有查到更多的资料;

4.但有一点是,这些土堡子,包括老乡所说的“镇山疙瘩”应该多数建于明朝,但不排除也有清朝后建的。

这些是我迄今能查到的关于“镇山疙瘩”的一些资料了,也是我的初浅的理解,对于“镇山疙瘩”是否还有其他的背景或用途,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贴最后一次由野人老J修改于2006-12-29 19:05:01





野人老J于 2006-12-29 19:03:38 发表在分类:考察
(48945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