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高地
 司令 

2003-11-15 Sat

又去马莲口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马莲口位于赤城县的北偏西45公里。是一处谷川地,谷宽约500米。地面海拔高1260米。是河北省沽源县、崇礼县和赤城县的交界处。是明长城上的一个小口子,从这里出塞不远便是坝上草原。明正统十四年“土木事变”中的瓦剌军队一部就是从这里闯入而直奔怀来的土木堡,突袭了明朝大军,使明皇帝束手就擒。
二十年前的一个夏天(1983年),我驱车攀上了马莲口西侧的十二面井梁。十二面井梁是一个呈南北走向,狭长的山梁。海拔高1460.9米。在山的顶部,长城内侧的边墩南面有十来个还有一米多深枯井。当时只是认为这是山头名称的来历,而没有更多去思索。后来又在马莲口的东侧山坡上发现过八口古窑遗址,当时想这是古代人修长城烧砖用的,也没有联想什么。今秋到赤城县考察长城,得知县文物部门的同志还不知到“井”和“窑”的情况,我就安排了去马莲口考察的计划。
10月30日的赤城好似北京的初冬,气温在0—10度左右,夜间已经结冰。早饭后,我们一行三人驱车前往马莲口。地里的庄稼全部收割完毕了,满山偏野色皆如土。偶尔在山窝里还能看到几棵发黄了的树,金秋的尾巴是那么跳眼诱人注目。天空是蓝蓝的,空气质量为“优”,可吸入颗粒物为“0”。在北京这是多么难得的好天气啊,而在赤城这样的天气比较多。吉普车在沙河沟里歪歪扭扭的前进着,我在寻找记忆中走过的路。很快来到马莲口的东山下,下车爬坡寻找古窑遗址。这一次,我们三个人认真的清点古窑的数量,感到惊奇。古窑不是八个,而是十二个!马莲口西面是十二面井梁,这里有十二口古窑。太奇妙了,都是十二。这里是十二口窑,那里是十二面井。这两个“十二”有什么联系?“窑”和“井”是什么联系?是“火”和“水”,“阴”与“阳”吗?哪个在先?为什么都是“十二”?“十二”是个什么数字?一连串的不解之迷令人寻味。古窑设在这个位置是因为这里的条件好:上面是石头山,而且是山连山,连绵不断;下面是大沙河,河里除了石头和沙子没有土。这个山坡有可供烧砖的好土,而且还有一眼长流不息的泉水。(泉水是优质矿泉水。我喝过很多,甘甜可口,没有不良反应。)
边墙的“井”当然是解决守边人用水的。十二面井梁是一座石头片山,山梁不厚,打不出水井来。靠多个井眼积“天水”解决人用水也是一个好方法。(好象干旱地区水窖的用途)
车子又在雨裂冲沟中斡旋,在收割后的山坡地里进进退退的爬行着。过去盘旋上山的路被阻断了,吉普车走到了绝地,我们只好弃车徒步攀登。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一上午的促进消化的颠簸,此时腹空肠鸣。没有干粮,又不能返回充电后再上山。急于看到十二面井的心情激励着我们脚不停歇的往上爬。经过近一个小时艰难历程,汗流浃背的登上山梁顶部,来到残缺不堪的边墩前。石砌的长城全部坍塌,还被牧羊人垒起了小圈子;砖包的边墩已被剥落去了大部分砖,凄楚楚的跪立在那里。半人深的井不见了,只见几墩高高的蒿草在那里迎风摇晃。眼前的情景使我们茫然,我身上的汗没有了,冷的好象被剥去了衣裳一样。长城啊,你也被剥去了衣裳……
(附图马莲口及马莲口长城)




司令于 2003-11-15 03:12:44 发表在分类:驿路拾零
(48540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