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海关东罗城笔记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2004年6月4日 星期五 多云
宣传多时的旧城大改造看来已正式展开,原先破烂欲垮,用大量水泥支撑券顶的山海关南门已被脚手架和隔离网包裹起来,据说将复建门楼,总之大南街因此已经封闭,并要连街道及建筑一体修整。
我来山海关多次,却因路线不顺脚,从未去过西门,这次决心一探,就从南城墙根一处豁口入城,在曲折小巷中向西寻过去,身边的污水沟、垃圾、旱厕之味浓烈剌鼻,令人几乎窒息,早起晨练的人、卖豆腐的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
小巷曲折迷乱,我本着一直向西北的原则,背着不太适应的大包,转了好半天,终于在西门内侧停下来了,这里城台保存的比南、北城还要好,包砖及拱券至今仍显的平整结实,很少有蜂巢状的大片残缺墙面,但两翼城墙则与南城没多大区别,残存外侧几层砖,内侧夯土几乎被挖空了,山海关当务之急不是复建几座仿古城楼,而应该对几乎垮塌的城墙施以急救了。西门洞现也被包裹成为了工地,不久将建成新旧一体的半真半假古董。
西门内大街与南门内大街全都挑了路面,大约是要重修并铺设排水管线,眼下是一片臭水横流的泥坑。
在十字街心,五•一时已围起的工地上,十字穿心式的鼓楼台基四脚已成,我直向东,出东城墙下小便门,向东罗城走去。
本想在东罗城随意拭拓几块文字砖,而来到东罗城南门时,我渐渐改变了想法,其实文字砖虽小,拓起来也有许多门道,我把拓片用具在墙根下乱草丛里摆开,又裁纸又砸字,上墨,忙个热火朝天,好些城内的居民在身后围了个大圈抱着肩膀看热闹,一时间问这问那,问题多的如同记者招待会,我也不示弱,一一回答,进行保护长城宣传的同时,手头也不闲着,同时上了多张纸,多块一齐拓,人们问我可否背的动,这样有字的大砖到处都是,可以帮我抽一砖带回去,省的费这个事,并说常有外地开车来的游人抽砖回去当纪念的。
都这么“爱”长城,早晚还不爱塌了才怪呢!
东罗城内的拆迁工作好像成效不大,五•一时拆的房子还扔在那里,不肯拆的,也依旧生活如常,连卖油条、豆浆的小棚子也如一个月前般正常做着生意。人们纷纷议论着拆迁后的政府补偿问题。其实东罗城内已无古建筑,只是一些建国后的破烂水泥房,比贫民窟也差不多,中外游客登上“天下第一关”后,看到这样的状况,真是令人汗颜,不改造又何以面对。但改造常常又伴随着破坏,就如同山海关东城墙的现状,不伦不类,毫无古意,整个一堵现代水泥大墙,为了省工,南段竟把一个马面扔在了墙外侧不结包砖,仍是一堆夯土夹几块残砖暴露在风雨中。
东罗城一旦改造完成,城墙的古代遗存信息必将严重受损,我决定尽可能多收集一些资料,拍照片、做拓片,也许这将是一种告别与纪念的行动了。
出罗城东门豁口时,有人告诉我,瓮城虽被一扇铁门封了,但里边有一块嵌在内门上的石匾,写的就是“山海关”三字。
经观察,我发现城墙左边的房屋已拆掉,露出了早先被包入院子的登城马道,就从这里登上了城项,正好俯视瓮城内的状况,在内门上果有一匾,可惜已风化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瓮城里杂草茂盛,被遗弃的碑座赑屃、石刻,砸成两关的石狮子胡乱扔于其间,瓮城外门已被用水泥封死,使瓮城成了一所全封闭与外界隔绝的小院落,苍桑又神密地隐身于现代都市的喧嚣一角里。
又低又矮又薄的东罗城墙早已是百般破旧,千疮百孔,里边是棚铺挤塞,外边杂草与臭水潭相伴,垃圾与粪便,死猪烂狗堆积,怎叫人忍心驻足。
城墙大约在不同时期进行过修补,建筑形式不连贯,南墙略好,以它为例,明代筑城时在偏上方有一道条石线,目前仍有一些雕花箭孔压于条石上,这应接近于原城墙高度,但很明显,后来城墙又进一步加高了,把旧箭孔废弃,加高虽不很多,又重新压了一道条石,于上再起垛口,并且从包砖倒塌的地方可以明确看见内部夯土层确实加高了。
可有些地段上条石线忽然消失,文字砖也不见了,砖质地与文字砖比也显十分粗糙,风化严重,更像是后来修补的坍塌地段,但以目前残损状态以及修砌水平看,也非现代人所为,现代人怕也懒得去修补,怀疑为清代或近代修补过,那时这里仍具备重要的战略地位,城墙被战火毁坏或自然破损,是有必要修补并再利用的,建国后天下太平了,谁来管它?
我在南城墙只发现了“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两种文字砖,前者大约从山海关东城墙下延伸至将近东南角的一个马面附近,后者与其相汇后一直包到东罗城的瓮城以北,瓮城内门的拱券上也密密麻麻砌满了德州营造。
过了瓮城向北有好长一段墙怀疑为后来修补的,砖表面风化成砂砾状,无文字,之后则在第二个马面下部近垃圾处寻到“万历十二年建昌车营造”。又方又大的东北角台塌了一半,与小巧半圆形的东南角台显然不是同一时期的产物,也没有文字砖。转过这里折向西就是罗城的北墙了。
这是三面城墙中保存最好的一面,坍塌与修补都较少,而文字砖最多,我共发现了“万历十二年燕河路造”、“万历十二年乐亭县造”、“万历十二年抚宁县造”。
由于接近底部的文字砖风化与磨损多,常常砖可找到,却字迹模糊,近顶部因透水则多成蜂窝状,更是惨不忍睹,好文字砖都集中在中部偏上位置,想拓到好砖并不容易,我一会儿背上大包沿墙寻视,一会儿又火速拆包摆开工具拓制,好生忙活,让正在城边放羊的老哥闲中取了乐。
东罗城以坍塌部分看,墙芯为夯土构筑,城墙内侧大部分都包了砖,由于城墙很薄,并没有像山海关城墙那样被挖成太多窑洞或取土做它用,许多内墙也保存的十分完整。
我在东罗城内外转了几乎一上午时间,在接近东罗城北门时,发现城墙被挖了个豁口供人出入,真正的城门已被水泥封死,成了“山海关供水工程公司”院墙的一部分。此公司南墙是东罗城北墙,西墙是山海关东墙,好生雄壮坚固,其库房靠城墙而建,在低处将砖墙大面积刷上了白涂料,是否有文字砖早已无从查找了!
我最担心的是山海关和东罗城的所谓整修,据说是要修成旅游城、仿古城,紫荆关的悲剧会在这里重演吗?如果不幸言中,损失将无法估量!
照片一:山海关东罗城东门,门上石匾曾有字曰“山海关”,今已风化难辩。
照片二:东门拱上密密麻麻的满是“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文字砖。
小虎于
2004-06-28 07:07:26 发表在分类:
长城图片 中
(49470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