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的老J
 从野人,到长城 

2006-06-30 Fri

正在消失的古堡-昌镇黄花路城堡的修筑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正在消失的古堡

自5月底的一个周末,赤城境内两日探索宣府镇北中路的古城堡之后,本周又再次对京北境内的古城堡匆匆了解了一圈。两日之行走进了9座古村落,用相机和笔留下了一座座正在消失的古城堡,留下了那一道道没于民宅中的残墙,那一件件残损的石碑和石构件,还有那一段段颇具特色的关城古庙文化的传说。

城堡是明长城防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当人们正在为万里的边墙损毁而叹息时,正当边墙与敌台的保护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时,而与边墙有着同样军事地位和历史价值的一座座古城堡却远没有进入人们保护的视野,这一座座古城堡由于没于院宅及混于日常生活之中,其现状之不堪更为可忧。

赤城的一座座古城堡虽然残破,但毕竟还可以看出大致的轮廓,而京北的明朝古堡却没有那么兴运,多数只剩下了一截截的断墙残垣,甚至有的已从老乡的记忆中消失。而那些曾作为守兵精神寄托的古庙神祗,那些曾经活跃在乡民生活中神祗文化,在5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年村民中却已非常模糊,既便是那些老人对这些文化也是仅存残破的记忆了。

一、行程路线
2006年6月24日晨8时,好人、老狄、小简和我一行四人在上地轻轨站集合,随后在好人的公司借出一辆富康,向北经小汤山环岛,再向北过京密引水渠,盘过一道山梁后,便到达了此行的首站——黄花城。从黄花城驶出,接着进入了西北侧的西水峪和撞道口。登上撞道口关口后,接着向回5公里左右,到达黄花镇。离开了黄花镇,向北过黄花城关口,一路向北而行,翻越今怀柔与密云的交界山梁,在傍晚雷雨降临之时,终于住进了四海冶镇。

第二日,先登四海古城堡的东侧小山梁的东墙,然后向东到达永安堡。接着又顺道杀回往西,先后到达黑汉岭和周四沟两座古堡,再向西至刘斌堡。用完午餐后,最后向西南方向,到达永宁堡。

二、昌镇黄花路城堡的修筑

明朝的城堡是用来驻防的,在长城沿线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有沿边墙的堡,还有边墙内外纵深排列的堡。昌镇多为沿边墙的堡,而宣府镇却多为纵深排列的城堡。

为了说明宣府镇北中路(本文主要指赤城境内)城堡的修筑与昌镇城堡(本文主要集中黄花路)之不同处,先简要论述两镇在防御体系构筑中的不同之处。由于本文主要以城堡探索为主,因此皆不展开进行论述,仅是依文献所述略加叙述。

赤城多堡是由于宣府镇北中路的防御体系早期先以城堡及墩台为主体,百年之后再修筑以边墙而形成的。

虽然早在正统元年(1436),兵部给事中朱纯便主张修北中路边墙,但时任宣府镇总兵谭广则上言:“自龙门至独石二百五十余里,独石至黑峪三百余里,筑墙浚濠工甚艰,不若益墩潦守。”否定了朱纯的意见,只允许增筑北中路堡墩台22座。

至成化初,鞑靼诸部势炽塞外,屡屡侵扰于内。右副都御史、延绥巡抚余子俊又奏请以“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筑垒,或挑堑,绵引相接,以成边为墙”之延绥边墙法行于大同、宣府两镇。但当年,因年景欠收,国库不支而未行。

十一年后(1484年),时任户部尚书的余子俊,又受命兼左副都御史,总督大同、宣府军务。上任伊始,即锐意实现筑墙之初衷,认为修边筑墙为最急要务。乃上奏曰:“东起四海冶,西抵黄河,延袤千三百里,旧有墩台百七十,应增筑四百四十,墩高广皆三丈,计役夫八万六千,数月可成。”“宣府以独石为首,以柴沟为尾而垣工。”皇帝下诏,明年四月动工。然因太监韦敬等暗中诬告子俊“假修边名侵耗,又劾子俊私恩怨,易将帅”,而再次搁置。(《明史•余子俊列传》)

嘉靖二十三年(1544),兵部右侍郎翁万达任宣大、山西、保定军务总督。鉴于俺答四十年来几乎年年犯边,造成巨大损失,危及京师安全的教训,翁万达认为“驰击者彼所长,守险者我所长”,而“山川之险,险与彼共,垣堑之险,险为我专,百人之堡,非千人不能攻,以有垣堑可凭也,修边之事必当再举。”

由于翁万达屡疏请修筑边墙,加上皇帝的倚重,其主张很快得到允准。之后,翁万达“精心计,善钩校,墙堞近远,濠堑深广,曲尽其宜。”才先后筑成西至山西黄河岸,东至大同府东阳河镇口台和西自宣府西阳河,历中、北二路,东抵永宁四海冶,共计1924里的边墙。

因此,宣府镇北中路便形成了以边墙为外围前哨,以沿南北向峡谷分布的城堡和墩台为纵深的完整防御体系。其中,城堡和墩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蓟、昌两镇与宣府镇在防御体系的构筑过程却不尽相同。明初期洪武年间,便以“边卫之设,所以限隔内外,宜谨烽火,远斥堠,控守要害。”黄花路下共有17个隘口,其中有12隘口建于永乐早期,1个关隘建于正德年间,4个关隘建于嘉靖年间中期。而这一段边墙也都修筑于嘉靖三十年。当然,此后又经隆庆、万历年间的不断修缮才形成了今天规模。

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也就是边墙修筑的两年后,经略边务侍郎杨博言:“蓟镇往岁建议合数村筑一空堡,不惟收敛无及,亦且劳费不赀,乞如甘肃地方,五七家共筑小城,中立一墩,上盖楼房天棚,设栏马墙,堑濠悬置板桥,大村令其左右夹峙,各筑二墩或四墩六墩,随处可筑,数人可守,而费不过百金。分置步兵,与土人相兼按伏,贼小入可以邀击。”此时的昌平等六州县,已“按虏残伤,不能举役”,于是便“乞发真定等府所输民夫银二万两助之”。(《明实录北京史料》(三)P450)

此奏请获许报可后,才逐渐形成了昌镇黄花路口口有小城堡的防御格局。于是,便有“西水峪口、石湖峪口、撞道口、头道关口、鹞子峪口、二道关口、南冶口、大榛峪口、驴鞍岭口、磨石口、擦石口,田仙峪口、贾儿岭口,内俱有堡。”而且每一座城堡规模皆比较小,堡周长基本上在240~350米之间。这些小城堡的相继构筑,进一步完善了昌镇东段黄花路的防御体系。

这些于嘉靖三十二年后修筑的城堡,或因规模较小,或因修筑年代晚于万历四年,因此在《四镇三关志》中并没有这些小城堡的记载,只有渤海所新旧营城和黄花镇城的记载。在其他史料中也没有查到详细记载,因而本文对这些小城堡的构筑年代无法一一交待。

综上所述,蓟、昌两镇先以边墙、关口为防御重点,继而逐渐增补口内城堡,以加强防御。

为了探索这些小城堡的保存现状,我们一行四人逐一进村实地观察,寻找到了每一座城堡城墙的原址或残基。

未完待续。。。。。


野人老J于 2006-06-30 09:25:25 发表在分类:正在消失的古堡
(48775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