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U~~
 才不管你受得了受不了~~~ 

2004-05-19 Wed

张的背后站着谁?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据记者报道,紫荆关维修方案的设计者张女士表示,设计中确有“虎皮墙”,“因为那是按照清朝时设计的,现在我手里还有资料图片呢。”至于一些修缮的细节,她表示待详细考察完后再说。而现存的紫荆关长城是明朝在旧城的基础上进行修葺和扩建的,现有的关城城墙中也并没有“虎皮墙”。

那我就要问了,第一,张女士是按照清朝的哪一段长城设计的呢?所谓“资料图片”又是哪里的呢?能不能发表出来给大家看看呢?
第二,把清朝的城墙嫁接到明朝的城堡上是否妥当?是否应该?是否另有目的?
第三,昂昂然发话“我是按清朝时设计的”,这底气是谁给的呢?

鲁迅先生曰,他老人家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世人的。小子不才,也以不太坏的恶意来揣测一下以上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估计是不太可能得到答案的,这不用说。聪明一点的人要是干砸了一件事,肯定是不会再把把柄扔出来示众的。就算是张女士迫不得已公布出来,除了让大家哗然于她对长城的无知之外,于事态并没有什么补救。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却是很明显的。国家对古建筑的修缮有规定要“修旧如旧”,不但要保留原来的制式特征、构造特点和材料质地,更要保留建筑本身有代表的历史信息。这些方面,在现在的“修缮”工程中,没有一点做到了。这个工程,显然是不妥和不应该的。

玄机就在这里了,这么一个打着修缮旗号对紫荆关进行毁灭性破坏的工程,何以会堂而皇之出炉、通过审批并且执行呢?从张的回答,不难看出,她在偷换概念,以达到“瞒天过海”的目的!

明朝是“旧”,清朝也是“旧”,只要都是“旧”,就不违反“修旧如旧”的规定,就是正当的、合法的、理所当然通过审批的。而这“旧”中包含的诸多含义,紫荆关“如旧”后会成为张瘸子李癞头抑或王麻子,是没有人关心的,在张女士和张女士代表的那一群人看来,也是没有必要的。大家伙数数国家能给拨多少工程款,管理费、设计费、工程费、车马费哗哗一分,盘起腿来蘸着口水点钞票,多爽。

醉翁之意不在城,在乎拨款之间也!

既然这个方案如此的不堪一击,那张女士又何以敢于将它抛出来当作挡箭牌呢?再深挖一点,哪些人在拿张女士当挡箭牌呢?
如果说张女士水平不够认识不全以至方案不周,那么请问,是谁把她请来的?依据什么把她请来的?因为收费低么?因为人面熟么?因为好说话么?
如果说张女士是有水平有资质有经验的,那这个方案的出炉就愈发可疑,她是应了谁的要求为了谁的利益或者是在谁的压力下炮制出这么一个方案的?
另一方面,这个方案的审批者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么?是认真地“审”了方案再批还是认真地“审”了支票再批?这里面有没有腐败的嫌疑和渎职的可能?

把目光盯在张的身上是没有意义的。张的背后站着谁?这才是关键!

说来说去,这帮人还是不够高明,砌什么花石墙啊,给一群闲人抓住没完没了的。还不如雇了铲车直接把外面的砖墙给清了,砖头条石匾额啥的,都给它扔得远远的,把中间的夯土露出来就算完工,又轻松又省事还不多花钱。有人要问,就请他看“战国紫荆关遗址”,反正据县志考证,“紫荆关建于战国时期,燕昭王20年,为燕赵分界”不是。专家要有异议,那就“考察考察、调研调研”,给他拖着、耗着,专家都忙,没有那么多精气神天天跟工地盯着,耗个大半年看谁受得了,到时候还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再绝一点,干脆给它平了,反正几百万年前,啥破关也没有,“修旧如旧”嘛!诸位看官不要哑然失笑,推平了之后,此地“依山带水、风物形胜”,宜建别墅以卖之!哈哈,我易县今年的GDP可不一下子就上来了么!


长啸于 2004-05-19 14:59:07 发表在分类:长城上
(48828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