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U~~
 才不管你受得了受不了~~~ 

2006-03-31 Fri

帝国前哨——汉居延烽燧遗址考察报告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居延城外猎天骄
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
秋日平原好射雕

前言

  一说到额济纳,大家会很自然的想起胡杨林,还有黑城、红城、绿城等等景点,通过各种资料,你会知道这片当年的绿洲乃是东归英雄土尔扈特人的落脚之地,成吉思汗的亦集乃路总管府,西夏王朝的"黑山威福军司"和"黑水镇燕军司",大唐帝国的安北都护府和宁寇军……
  但这些都只是额济纳漫长历史中失落的颗颗珍珠,大漠的长风已将它们掩在漫漫黄沙之下,胡杨林最初的见证,乃是2000多年前金戈铁马的辉煌时代!
还是先来看看《汉书•卷六•武帝纪六》的记载罢——
  “元狩二年春…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至皋兰,斩首八千余级…夏,将军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余里,过居延,斩首虏三万余级…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这一年,汉帝国一举夺取河西走廊,断匈奴右臂,使匈奴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妻女无颜色。”直接扭转了对匈奴的战略态势。
“太初三年,遣光禄勋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卢朐,游击将军韩说将兵屯之。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居延,即居延泽,今额济纳,与河西四郡互为犄角;路博德,西河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从骠骑将军,封邳离候。骠骑死后,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伐破南越,益封。其后坐法失候。为强弩都尉,屯居延,卒。
“天汉二年夏五月,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斩首虏万余级。陵兵败,降匈奴。”——一代名将,领五千步卒力敌八万游骑,横行匈奴千余里,却败于朝廷倾轧和叛徒之手,可悲可叹亦当高歌一曲!
  两汉期间,居延地区持续一直屯田备虏,成为汉帝国进击匈奴的重要前哨基地,作用持续两个世纪之久,至今戈壁上仍然有清晰直插天边的三百余烽燧斥堠守望着这片土地。
  解放前,克兹洛夫、斯坦因、兰登•华尔纳、斯文•赫定、贝格曼……这些丝绸路上的外国魔鬼,“考古学上的贼”,纷至沓来,大肆盗掘,仅克兹洛夫在黑城盗掘的西夏文刊本和写本的编号就达八千号,大量的汉文、藏文、回鹘文、突厥文、女真文、蒙古文、叙利亚文集和其它文物不计其数,而贝格曼的名字就仿佛是汉代烽燧的噩梦,大湾、地湾、破城子被劫掠的简牍达上万枚……20世纪30年代,前西北科学考察团曾在此作过试掘。70年代,甘肃居延考古队重点对甲渠塞的甲渠候官遗址、甲渠塞第四燧和南部的肩水金关三处遗址进行系统发掘,出土大量简册文书和其他遗物,成为研究汉代的历史和社会至为重要的历史文献。


考察准备

居延烽燧在建制上分为3个部分:沿伊肯河两岸西南东北向的甲渠塞、居延泽西南部基本东西向的卅井塞和绿洲北部的殄北塞,形成严密浩大的“工”字形 防御体系。
  本次考察放弃了大部处于沙漠地带的卅井塞和绿洲北部较为分散的殄北塞,将考察范围圈定在甲渠塞所辖伊肯河西岸的烽燧遗址,共计20个烽燧和一座城障,烽燧之间相距1KM-3KM不等,徒步总里程约43KM。选择这一段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1、 据此前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的遗址调查报告,这一段遗址留存较好,分布均匀,沿伊肯河西岸成线型排列,且相距均不远,可相互瞭望,适于徒步考察;
2、 戈壁、沙漠混合地形,对考察人员体力及装备要求不很苛刻;
3、 全线沿伊肯河西岸南下,离河最远直线距离不超过3KM,方便万一需要时补水;
4、 徒步起点即在现额济纳镇附近,便于寻找;
由于对地形地貌和补水情况(原以为伊肯河已部分干枯,但本次考察恰逢上游补充性放水,伊肯河水位暴涨,河面宽度达几十米)把握不大,故在挑选考察队员时对体力、装备等标准定得较高,最后只有两名队员踏上了徒步考察的旅程。
以下对烽燧的描述均遵从前西北考察团的编号,如A3燧、T9燧、P1燧等,着重将当前烽燧保存情况与30年前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的遗址调查报告相对照,以判断这几十年来烽燧遗址的保存情况。


第一日——2005/10/2

一大早,考察队包车从额济纳镇出发前往预定徒步起点A3燧,据资料记载,此燧位于达兰库布(即额济纳镇)西1公里,酒泉至额济纳旗公路南侧200米处,破坏严重,残高2米,东部为额旗育林站的苗圃。但驱车沿酒-额公路开出约3-4公里,往返2个来回,也没有在育林站的苗圃边发现A3燧,我们推测,有可能由于城镇扩张或苗圃扩建等原因,将此燧破坏或遮挡在其它建筑物后而无法得见。
经向当地交警咨询,考察队放弃继续寻找A3燧,改道向南开上了通往黑城、红城、怪树林等景点的旅游公路,这是一条完全未经施工直接在戈壁中开出的砂土路。而这戈壁,完全是我意料外的样子——平整、开阔,地表平铺着指肚大小的细碎砾石,颜色以深色居多,远远望去一片灰黑——这便是传说中东起黑水(额济纳河),西倚天山,北抵中蒙边界,南临祁连山的黑戈壁了。汽车开在戈壁滩上,竟是格外的平坦、顺畅,比旁边那压得坑坑洼洼的土路强多了!向南、向西、再向南,绕过一个小山包后,考察队终于在戈壁滩的地平线上看到了远远近近的一连串隆起,不用问,我们找到烽燧了!
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烽燧竟然离公路如此之近,去往各景点的汽车经年累月地在一个个烽燧旁飞驰而过,扬起漫天沙尘,让我不得不担心烽燧的保存情况。

10:34 T8燧——徒步起点
这座烽燧有一人多高,顶部被挖了一个约8x3M的长方形大坑。根据资料对照,判断此为前西北考察团编号T8燧。这样看来,我们一路放弃了编号为A3A4T6T7四座烽燧,其中A4T6早在几十年前便已被挖毁,而当年残高1.9米的T7燧却也杳无踪影,估计已被破坏殆尽。
30年前文物队的调查报告说,T8燧残高3.2米,顶部掘坑深2米,而据我目测,T8燧现高只有2米左右,顶部掘坑现约0.5米深,可见三十年多来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从燧顶的大量脚印来看,不能忽视人为踩踏破坏的因素。
另据调查报告,此燧西侧13米为塞墙,且此后多个烽燧西侧均有塞墙记载,但本次徒步考察未见任何塞墙遗存,疑已全部被破坏,因塞墙比烽燧更靠近公路,如果从公路前往烽燧,势必要越过塞墙,而低矮的夯土塞墙遗存是根本承受不了踩踏甚或是汽车的压碾的。此外,徒步过程中,常看见推土机在公路两侧取土推至公路中形成路面的痕迹,这种修路法在西部很常见,但恐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塞墙的破坏,推土机手可能根本不会意识到那一道不起眼的土埂竟是2000年前烽燧防御体系遗留下来的一部分。

10:49 T9燧
T9燧保存很好,坞、墙、门、环绕的甬道以及四间隔间清清楚楚,其中一间里甚至还倒伏着一根一米多长、20cm直径的木柱,夯土的建筑历2000余年还能有如此面貌,唯有在这干旱的荒漠里能够做到。
每一个烽燧都是由点火的实心烽台和一系列建筑组合而成,烽台一般位于燧的北部或东北角,可以通过燧内的步道阶梯登临,其他房间环绕在烽台的南部和西部。据考证,每燧一般配备3人,其中燧长一名,这些戍卒需要在这里长期栖身、坚守、瞭望、巡逻,他们的兵器、粮草、个人物品以及为燃烟、举火所准备的柴草都要放置在这里,所以我们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好几间房间。
墙体是用约一尺长半尺宽的土坯砖来砌筑的,制作原料是泥和戈壁里常见的芨芨草。由于离河不远,混合泥、草制作土坯并通过日晒干燥成型成为了可能,而掺入了芨芨草纤维的日晒砖也比纯夯土要坚固得多。通过居延汉简的记载可以知道,制作日晒砖是戍卒们日常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T9燧里考察队还发现了一样有趣的东西——当年的烟囱,它的内壁甚至还保留着烟火熏出的乌黑。

11:14 A5燧
A5燧保存得就不行了,表面覆满了砾石和沙土,只有凭它昂然拱出于地表的体型判断出这是烽燧。燧顶的东南方向能看见几层土坯,依稀能数出3-4层。

11:56 T10燧
保存较好,结构类似T9燧,但燧内多积流沙。T10燧除了有保存完好的房屋结构和障墙,还有一座拐弯的土阶梯通向燧顶,能数出9级台阶,阶梯的表面和墙壁甚至抹过白灰,很是精致。

13:06 T11燧
比A5保存稍好,有坞墙,但已看不出内部原来的结构,当地文物部门用木桩和铁丝网把它圈了起来,前面T9、T10等几座保存较好的烽燧均依此办理,可见还是有人管的。不过大部分围的铁丝网都被人为打开了缺口。

13:53 A6燧
与A5燧类似,损毁严重,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砾石,与旁边的戈壁滩浑然一体。调查报告说西南面有房屋遗迹,我们完全没有看到。
再往前,一条人工水渠截住了去路,护坡和渠底用水泥完全硬化,为的是防止渗漏的损耗,这在戈壁地区是完全必要的。渠底只有浅浅的一层水流,还不能没过登山鞋的鞋跟,涉水过去毫无困难,倒是把沉重的大包拖上45度光滑的水泥斜坡颇费了一番周折。在渠底稍作休息时,突然发现水里泼啦啦游弋着一个小家伙,赶紧起身、追、下手——竟然是一寸多长一条小鱼!小家伙在我手心里不安地扭着,认不出什么品种。在给它留影后,我把它放回了水中,目送它欢快地顺流而下——天边的居延海,该是它完美的天堂!

14:46 T12燧
损毁严重,顶部还能看到6层土坯砖,其他部分完全不可辨认,调查报告提到的燧顶铁三角架、坞墙及坞内3处烧结物堆积均已消失。


15:43 T13燧
T13燧的障墙很高,远处根本看不见里头的状况,走进去了才能看见它精细的房屋结构。整体格局一如T9、T19燧,用土坯砖垒砌的隔墙分出了四间房并在外围有环绕的甬道。
作为同一时期统一建造的烽燧,我们有理由相信至少这一段采用的是同一份施工图纸,只不过两千年风沙的侵蚀让它们现在各不相同,有的还依稀保留着当年的法度,有的已是面目全非。

16:45 A7燧
A7燧座落在一个洼地边,附近丛生着大片的红柳和芨芨草,地面有水流和长期存过水的痕迹。 只残存一个土包,如果不是有备而来,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土包竟是一座烽燧的遗址。


破城子

17:04,到达破城子,即甲渠候官遗址,编号A8,按计划是我们当天的宿营地。
城北立有文物保护碑一通,注明:“甲渠候官遗址,俗名破城子,始建于汉武帝太初3年(公元前102年)。是汉代居延都尉西部防线甲渠塞——甲渠候官衙。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边也绕有铁丝网,从铁丝网的范围看,应该是圈进了全部的障、坞部分。
障是一座方城,构筑坚固。梯形城墙有2人多高,顶部约2米厚,底部估计有4米厚。站在墙上可以看到城内残存的房屋遗迹和城南坞内的残墙。凑近看,可以看出城墙并不是纯夯土筑成,而是用土坯砖逐一垒砌起来的,除了制砖时加入碎草黏结之外,每3层砖中间另加砌一层芨芨草以加固,这,就是公元前的钢筋混凝土了。二千多年过去,城墙下部的砖逐渐坍塌,砖层中间露出的芨芨草,依然完好无损。城无门,东南角有一处被土坯堵死的豁口,是最初的城门,现在在南侧城墙内侧建有一处斜坡马道供登城出入。
城内东侧约1/3是院子,西侧是房屋,残存有进屋的踏步。西北角是一间大房,估计是指挥官居所,西南侧的一大间被隔墙分割成了3个小间,可能是戍卒的营房。城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垒成城墙的砖层,去掉顶部的坍塌和底部的堆积掩盖,还能够清楚地数出21层,按每层砖厚度约20cm计算,残高亦达四米余。东北角背风的地方,甚至有一蓬灌木在努力生长!
城南侧有一大圈低矮土墙,圈起来的地方叫“坞”,面积约是方城的四倍,从当年的发掘图上看,有大量人工建筑,但现在荡然无存,只能对照发掘图从地表的隐约突起分辨出哪里可能是当初的房屋,哪里是坞的入口。

入夜,安营扎寨,微风起,戈壁的星空璀璨无比。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范仲淹的那首词——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两千年后的塞下秋夜,边障连城,一样的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样的衡阳雁去人不寐,不同的是没有了四面边声羌管悠悠,再不见将军白发征夫泪。此地离家,已不止万里,燕然山已属它国,却倒是无计可勒,啊呀不妙,竟然忘了带酒,权且以水相代,遥祝家乡父老,至爱亲朋,幸福安康,长乐未央!
这一夜睡得不很踏实,反反复复做了好几个梦,好像总有人在哼着胡笳十八拍一类的曲子,远远的听不真切,或许是戈壁的风声,或许是千年的孤魂?


第二日——2005/10/3

因为没有山峦的遮挡,戈壁的日出很早,风停了,站在阳光下,暖洋洋的,千年前的祖先们,拄着长矛守望时,一定也曾沐浴着这温暖的阳光,想念着家乡的妻儿爹娘。

9:52 T14燧
继续南行,路况变得崎岖,不再是昨天一马平川的碎石子,但是T14燧让我们觉得付出的辛苦很值。
这座烽燧也有保存完好的房屋结构,西南角的房屋与障墙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夹道,站在里头仿佛置身于烽火连天的战壕,烟火熏黑的障壁更加强了这种感觉。
可能由于在破城子以南,路又不好走,游客极少来到,烽燧内外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汉代陶片,我在这里捡了一大堆,把昨天喝水减去的负重又补了回来。

10:31 T15燧
T15燧一如昨天的A5/A6燧,只能依据庞大的体积来进行判断,但是陶片不少。

11:26 T16燧
T16燧周边开始有厚厚的积沙,行进困难,地势明显低洼,有干涸的水流痕迹。植物也较多,除了大片的芨芨草和沙漠灌木外,还有一小片胡杨林,几棵枯死的胡杨倒伏在沙地上,无语问苍天。一群7只骆驼走走停停,悠闲地挑拣着灌木,并不在意我们两个不速之客,不知道是野骆驼还是当地牧民放养的,放养的可能性比较大。

11:48 P1燧——徒步终点
甲渠候官南第四燧,俗名保都格,当年考察团曾经在此发掘,编号P1。当年曾发掘出东西两个院落,5间房屋,出土木简195枚,实物105件。如今2个院落中间的隔墙还在,却怎么也看不出5间房屋了。地表遍布陶片,我们捡得不亦乐乎……
按计划,这里是我们此次徒步的终点,虽然往南远眺,烽燧沿着伊肯河逶迤而去,但是我们必须得掉头往回走,去和队友会合了。最后望一眼隐约可见的小土包们,此次一别,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见。

后记

坐在城头吹风看落日的时光总是那么易逝,金红的晚霞每天都会出现和消失在某处的天边,千年不变的烽燧一如既往地沉默,沉默地看着我们走近,又远去,对他们来说,这两个人不过是时间长河中一朵微不足道的涟漪,不过是戈壁里随风扬起的一颗沙......

用自己撰的一首词来结束这篇考察记吧!

五律 破城子
大漠风萧萧 都护秋点兵
孤烟城头立 残霜沾铁衣
既出甲渠外 何惧狼居胥
虎豹横行处 金戈万里行
羯鼓列障内 斩得单于归



参考资料
1、《汉简缀述》——陈梦家 中华书局
2、额济纳河下游汉代烽燧遗址调查报告——甘肃省文物工作队
3、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甘肃居延考古队
4、西汉中期的边防建设——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五卷 西汉军事史》
http://www.meet-greatwall.org/zhuanzhu/wen/xh/index.htm
5、中国北方长城考述(九、汉居延边塞遗迹)——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总第24期) 李逸友(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http://www.meet-greatwall.org/zhuanzhu/wen/bfgw/bfgw15.htm
6、新中国秦汉长城遗迹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1984年5月第1版 黄展岳
http://www.meet-greatwall.org/zhuanzhu/wen/xzg.htm
7、烽燧考辨——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8月第16卷第4期 韩若春
http://www.meet-greatwall.org/zhuanzhu/wen/fskb.htm


长啸于 2006-03-31 17:06:21 发表在分类:长城上
(52217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