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5-10-06 Thu

蓟昌二镇边墙起点—挂枝庵并周边简探(己)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己、圆城岭之圆城
镇边城段边墙为嘉靖三十四年建。比较独特的是,这一带的空心敌台有许多建成了圆形,当地人习惯称作圆楼,形成了圆楼、方楼相间的景致。如此修建,尚不清楚原因,具体数目本人也未曾统计。
水门以西边墙至尾端的距离,估约七、八里。实地观察,墙体上相间有四、五座敌台,主要集中于水门方向。
本人登上圆城岭边墙尾端举目回望,视野之内,石制墙体均匀到达尾端,竟没有敌楼。只有一座老式墩台矗立在距尾端150米处的山尖上。没有敌楼,就不可能驻守士兵,长城尾端就会成为虚设。
大凡墩台,为举火报警之用。参考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守哨篇》内容和本人实地观察到的较完整旧墩台式样,现予粗略介绍。
旧式墩台为石质实心,台上靠内侧建造铺房一、二间,由墩军负责昼夜“守瞭”。墩军是较特殊的部队编制,有时军民混杂,只负责巡哨报警。
墩台“每墩立五人,睡住卧房一间”。需准备生活物品为:“灶一口、水缸两个、锅一口、碗五个、碟十个、米一石、鲞(xiang三声,干鱼)十斤、种火一盆、种火牛马粪十担”,器械为:“碗口铳两个、小手铳三个、火箭九枝、大白布旗一面、草架三座”。
“遇有贼登,昼则举旗放铳为号,夜则放起火放铳为号,墩上即便接应”。草架也称大草屋,有警立即举火烧放。 “墩军……每两名为一班,分为两班,每半月一更赴墩”。这就是说,每座墩台交由五人“承包”,轮班上墩巡哨。
镇边城海拔近八百米,圆城岭海拔近一千四百米。由镇边城向西北翻山至水头村,为十五里山路。由水头村再向西南沿小路上山至边墙尾端圆城岭,为七里山路,合计二十三里。
由于是上山路,格外消耗体力。本人负重徒步行走,加半途休息,需五小时方可到达。而下山所耗时间,只须两小时。
如果是体力较好的士兵,乐观估计可用四小时到达。但若整建制部队集体到达,加之需负重几天的水、粮食、军器等物,花费的时间可能比我所需时间要更长些。
官军驻守在镇边城,边尾一旦出现敌情,绝不可能迅速到达。而墩台有墩军居住,不会再有很大的空间容纳众多官军。
秋防期间,官军登城防守,划分垛口做为“防守信地”,各负其责。假设平日只有墩军守瞭,而秋防、春防期间主、客兵登城防守,居住在哪里呢。
答案只能在尾端圆城寻找。
圆城面积约有两块篮球场大小,因袭山势呈不规则圆形,面南开一拱门,与正南边墙山头上的老式墩台相呼应。墙体主要为条石砌筑,顶部砖垛,残高四、五米。西墙有一隐蔽暗门。城内中央有一土坡,被砖石包裹砌筑。坡下有铺房三间,城砖砌筑,每间估约十五平米。坡上平台,有房基建筑,由于荆棘密布,无法判断建筑面积。据老乡介绍,城北墙原架有铁炮一门,面对东北山下大沟,大跃进时被卖掉炼铁。
根据上述情况判断,防守边墙尾端的官军只能驻扎于此,依托火器防守尾端。该城应与边墙同时建造,即嘉靖三十四年。







诗书于 2005-10-06 21:25:43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8440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