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5-08-07 Sun

换个口味:乌鲁木齐——哈纳斯梦幻行(八)(九)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八)
车气喘嘘虚的停在路旁,下车稍事休息。
仔细计算,我们从乌鲁木齐出发已经十六个小时了,走走停停八百余公里。此时,身处荒漠,不知所处的具体位置,腹中饥饿,腰背僵硬,精神萎靡。
在维修路段遇到的那些车辆象人间蒸发一般,不见踪迹。四周寂无声息,呼吸着大漠中吹来的夜风,阵阵凉意袭身,头脑也开始清醒。
抬头仰望,众星罗列苍穹,耀耀闪光,宽大的银河系斜刺里伸向远方,天空似乎就在几百米的上方,伸手可及,就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脱离了喧嚣的俗世。在华北平原从未见过如此清晰明亮的夜空,这是一种全新的感觉。
深夜两点,我们到达了一处城镇——北屯。地图显示,我们已经绕过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部,来到了它的北部,距离布尔津不远了。路上,我们由东向西一直与额尔齐斯河并行,不过由于天黑,并没有看到它。
额尔齐斯河,北疆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阿尔泰山西南,经富蕴县——布尔津县向西进入哈萨克斯坦,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汇入鄂毕河,进入鄂毕湾,注入北冰洋。在许多介绍新疆地理的小册子中,是这样介绍额尔齐斯河的:“这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我认为这样表达更准确:这是我国唯一一条汇入俄罗斯水系后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北屯街面,看上去类似于北京七、八十年代的建筑,街头灯光昏暗。后半夜了,人员、车辆都很稀少,但路口、宾馆等繁华处仍有大排挡在营业。我们落座后,烤羊肉、烤腰子、拉条子纷纷上桌,狼吞虎咽、风卷残云,随后迅速进入梦香。
第二天,行驶百余公里进入了布尔津县城。前方路边停着一辆大客车,有许多人围着两名穿着城管或环保制服的人在说话,不知发生了什么问题。
我趁着车加油的机会近前观看,只听城管或环保道:“你的车漏在地下这么多油,根据规定罚款五百元,没听懂吗?”。果然,车后点点机油连成一条线,有十几米长。
司机道:“少罚些吧,我们大老远来,路上又不好走,谁也不能保证车况,我给弄干净”
“不行,要不和我们走一趟”
“这么多游客怎么办?走一趟能少罚吗?”
“罚款一千”
有游客愤怒道:“你们这是阻碍旅游业,阻碍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
“你们还有准谱没有?罚款怎么张口就来?车漏油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
“群众举报”
“不就是这个骑摩托车的人报告的吗?我说他刚才怎么老是在我们车旁转悠,你们给他多少提成?他是靠这个过日子的吧,他向你们报告过不少次吧”……
我们在北屯便已离开了216国道。布尔津距离哈纳斯还有一百八十公里的山路。
(九)
越向北走地势越高,横向翻越了几道光秃秃的山梁,目光极尽处仍然是高耸的大山,好象永无尽头。山与山之间,是带状的平原,平原上开始出现了村庄、草地、树木、马匹。
在山顶平坦的公路上,看到一辆北京牌照的切诺基,四轮朝天翻倒在几米深的路基下,看上面的尘土不象是今天出的事。从北京一路旅游到这里大概要近万公里,在哈纳斯山下发生车祸真是可惜。车身上没有相撞或刮蹭的痕迹。这里正在修路,全部是沙石路面,大概是车速过快,遇情况刹车,侧滑到了下面。这个北京人不会受伤太重,大概早已搭车走了。
联想起在布尔津加油时,遇到了一个开夏利的广东小老板,他说已经出来一个多月了,一路游山玩水来到这里,哈纳斯是他的最后目标,我们分手时互道珍重。这些人算是比较执着和狂热的吧,看来这里确实吸引了不少游客。
地势继续攀高,景致出现了变化,光秃秃的大山被满目高山草原地貌所取代。
山下平缓的谷地有小溪流淌,斑斑点点的羊群四散吃草,马群在山坡上散落,双方泾渭分明,偶尔出现骑马放牧的哈萨克牧民。草地和小溪旁,有零星的哈萨克白色毡房。越向里行驶感觉越湿润,羊群、马群、毡房也越多,并陆续出现了高山草地和针业林相间的地貌。我从未看到过这种景色,这是真正的新疆异域风情。
以前外出到河北、内蒙草原旅游,看到的只是农牧交汇的景象,住宿的蒙古包和和吃饭时献哈达的蒙古族姑娘,都是当地为旅游特地准备的。然而这里,看不到一丝人为做作的痕迹,这里真是哈萨克人游牧的天堂。
这里已经是阿尔泰山脉南麓了。阿尔泰山是突厥语,译成汉语就是金山,因为这里的山沟到处埋藏有黄金。
这里纬度高、地势高,因此冬天寒冷,夏天凉爽。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0度、一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20度。由于寒冷,树木只能以针叶林为主,这里最多的就是红松,还有一些云杉、水杉、白桦。
北冰洋的水气经过西伯利亚平原吹到阿尔泰山脉,随地势升高遇冷凝结,形成降雨,年降雨量达到600毫米,与北京地区相仿。这里和南部紧邻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马上就要接近哈纳斯了,周遍山上红松更加茂盛,形成了大片原始森林,不见尽头。公路旁几人合抱的树木遮天避日,老树倒在溪水旁任凭腐烂,马群在林中乘凉喝水。还没到目的地,就感觉不枉此行了。
车顺着柏油山路蜿蜒盘行,最后停在了哈纳斯山下的停车场。所有车辆一律不能上山,需由哈纳斯风景区的班车统一接送,这是为了环保,也是为了景区的安静。呵呵,哈纳斯终于到了。


图片1:黄泥滩上的水草不可冒进
图片2:车窗外,哈萨克的毡房点点,羊群连成一线





诗书于 2005-08-07 15:42:58 发表在分类:四方游记
(48826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