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的老J
 从野人,到长城 

2006-01-25 Wed

又到一年过“年“时。。。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又到一年过“年“时。。。
快过年了,中午喝点小酒,让我又想起了过“年”时的儿童时光。。。。

记得那时的过“年”,是孩子们最为期待的,早早的便缠着大人买新衣服、鞭炮,盼着过年吃上一顿有鱼有肉的大餐,还有初一早上热腾腾的饺子。。。

想想那个年代的过“年”,过了小年以后,甚至是进入了腊月,便有浓浓的节日气氛的了,我已记不住腊月二十几开始打扫卫生,反正打扫完卫生后,便是家长开始置办年货,那年头的年货,完全是计划经济,需要凭票购买,而且还得排个长长的队。虽然还小,但是已经是家里排队了主力了,什么买豆腐呀,买肉呀,反正家长排不过了就是孩子去替一会,这也是气氛呀。买来了年货,便开始准备,那个年代要个冰箱实属不易,最后以大自然为主了,将制备好的放在屋外冰冻。

再接近年三十,孩子们开始吵吵着要家长买鞭炮,那时的鞭炮不会像现在一串便是千头以上,要是家长能买个百十头,那孩子可就要乐上天拉。不到年三十那天,孩子们已经聚在一起开始展示自己的收获了,打开一包小炮,一个个地乐滋滋地放着,不会像现在一点火便是千头连放,那时的放炮可是一个一个地点,胆大一点的孩子小手捏住炮尾,点着了就在手中放,胆小的,刚点着便仍了出去,那真是一个美呀。

一般年二十九或二十八,都是家中准备年货的时候,包包子,炸丸子,还有炸鱼,等等,这些时候也是孩子们最乐意的,因为只要你乖乖地坐在母亲的边上,总能偷偷地吃上几口。记得小的时候,家中经常炸藕片夹肉,北京人叫藕盒子,这也是我最爱吃的了,母亲一边炸,我在一边偷吃,刚出锅,香香的那叫一个美呀。还有炸肉丸的时候,也总少不了偷吃几个。。。

眼看着到了三十,俺老家的习惯是下午开始贴对子,对联很少多街上去买,都是有学问的毛笔写的,贴子也有讲究,长子是第一人选,如果长子不在,父亲或次子也行,反正女人是不可能去贴对联的。贴完了对子,“年”也就算真正开始了,此刻以后至初一,不能再说不吉利的话,如生病呀、死呀,甚至摔个碗,都是极大的不吉利,稍有不慎,便会遭到家长呵咤的。。

年三十晚上,不像现在总有央视的晚会,那个时候连电视都没有,别说什么晚会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包汤圆(我们老家风俗是初一早上吃汤圆和饺子),包完后放在阳台上,然后便是聚在一起闲聊,家长们开始整理房间,摆上糕、花生、糖等一类的食品,预备着初上早上招待拜年的。一般来说,男孩子们都会和家长一起熬到新年钟声的。。。

一觉睡到初一早上,早早的,家长便起床了,开门第一件事,便是燃放一串鞭炮,老家叫着开门炮,意思是驱祛过去的所有诲气,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放完了“开门炮”,便开始煮饺子和汤圆,吃完之后,拜年的也就该来了。记得北方过初一完全不一样,87年的那年,我算在北京过了一个真真的“年”,初一一清早,早早起来放一串“开门炮”,结果到了初五上班,同院的同事们都说,不知谁那么烦人,初一早上天一亮就起来放炮,害得我们都没睡好懒觉,吓得我紧闭双嘴,啥也不敢说。。你说北京人咋就那么懒,过年总有个气氛吧,连“开门炮”都没有,还在睡懒觉。。。

吃完了,拜年开始,先从家中的最长辈拜起,当然孩子也最喜欢拜年了,因为此时就算最抠门的长辈也得给压岁钱,那时的钱不多,最多也就1角,孩子们已经高呼万岁了,一圈拜下来,挣上过几块钱还是有可能的,然后拿着这些钱,就可以在小伙伴间炫耀了,最后钱不是变也了鞭炮,便是变也了小零食。。。

呵呵。。。这变是我小时候的过“年”。。。。


野人老J于 2006-01-25 17:18:36 发表在分类:随笔
(48923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