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小站-〉长城社区-〉热爱长城-〉长城资料 |
重返山海关 作者:老普 2002-02-01发表于长城小站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3时42分53.8秒,东经18.2°,北纬39.6°,相当于四百颗原子弹总和的地下能量冲破地壳,猛烈释放,—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唐山剧烈震颤。同一时刻,北京摇撼不止,西单一间四合院平房里一个小青年被震醒。是夜,淅沥小雨,京城的院落里,胡同间,大街上用塑料布支起无计其数的防震棚。 两年后,1978,全国各地成千上万技工,技术员,工程师拥向唐山,在废墟上建设新唐山。小青年和同事们一起参与其中,参加唐山重一个大型工业企业的重新规划设计。那是一个忘我的时代,半年时间吃住全在现场。当任务终于完成,设计组撤回北京之前,组织了唯一一次山海关,老龙头,姜女庙“旅游”。记得那时老龙头尚未修复,坍塌的巨石伸向大海,海浪年复一年冲刷拍打,记载着侵略者摧残人类文明的丑恶。姜女庙坐落在一座小山丘上,设计组是那天唯一的参观队伍,到达时庙门紧锁,由一位社员带路,请来村里拿钥匙的李老汉,才打开庙门。老汉一直陪着参观者,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导游”了。老汉是五保户,最后我们凑起五元钱给他,在当时可不算小数目,算是城里人的一点心意。 又是25年,四分之一世纪过去,“小青年”依然我心年轻,带领一群小小青年在高速公路上狂奔,山海关,我们又来了。 姜女庙(又称贞女祠)紧挨高速公路进出口,如今已成“旅游景区”,当年的小村淹没在彩旗,人流中。景区停车场,商品市场,办公区等等一应俱全。而且外围游览区也扩大不少,新建一些仿古建筑,所幸真正的姜女庙,就是小山顶上围墙圈起的那一亩六分地保留下来。 据《临榆县志》载:“贞女祠在东关外十三里望夫石之巅,即孟姜女。此祠创始在宋以前。至明历间,主事张栋重建。崇祯间,副使范志完重修,又增龛。。。(一说庙建于明,更为可信)”小庙不大,仅占地1.6亩,前后两殿,顺山门下108级石蹬,直达庙内。前殿两侧是那副著名的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后院的“望夫石”“梳妆台”依石而成。海上有两块形状奇特的礁石,只在退潮时露出水面。两块礁石一前一后,前者如碑,后者如坟,正是姜女夫君范喜良的坟。传说中姜女每天登上望夫石,遥望大海,以至于在坚硬的石头上踏出台阶。 孟姜女与长城,中国古代四大传奇故事之一。孟女,江南人,秦始皇为修长城而大量征用民工,其中就有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冬日来临,孟女惦念丈夫,,就做了几件厚厚的棉衣,决心去看望丈夫。走到浒墅关前,把关的军士不让她过,孟姜女哭着祈求,一边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 家家户户挂红灯; 人家丈夫团圆聚, 孟姜女的丈夫修长城......”,孟姜女从一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军士终于就放她过了关。直到50年代,内地一些民间谱集还记载这首“梦姜女”,曲调十分哀婉。千百年来孟女传说一直是控诉秦皇残暴的,即令大英雄文天祥也只能感慨: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不过近数十年来,随着对秦皇历史地位的重新认识,情况有了变化。 。。。。。。 赢政坐上宝座对孟姜女说,“不过你应该明白,修长城不是为我,是为了百姓不被匈奴抢掠。为什么说我害民?” “你是个战争狂人!”!孟姜女大声控诉,“你打了十年仗,杀死了多少生灵!如果没有你......” “如果没有我,会打更多的仗,死更多的人。”赢政离开宝座,“从春秋开始,一百七十多个国家,打了二百年。怎么办?长痛不 如短痛,只有靠战争来消灭战争。我只用了十年,就中止了一 切战 争。否则呢,还会打一百年,一千年。” 。。。。。。 现代小说“鸳鸯革命--孟姜女为谁而哭?”里的这段对话总算给秦皇一点公平。小说写到后来,秦皇与范喜良换位,范当了皇帝却没治理好国家,秦皇顶替范去修长城,最后在工地上被石头砸死。在孟姜女要求下,假“秦始皇”(范喜良)厚葬了“民工”赢政,孟女哭倒八百里长城,投向大海。 小说终归是小说,一如传说终归是传说。孟姜女的名字却永远和长城连在一起。庙外新修的孟女寻夫塑像,孟女做凝思状,背向大海,遥望远山,远山那边是万里长城。 由山海关沿102国道,向东偏北6公里,进入辽宁省。至万家转北,驶入丘陵地区,沿途成片果园绿意葱葱,粉色的桃花,白色的苹果花满山遍野。不由想起“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斯言在耳。 李家堡镇十字路口,东行水泉子,北行烟暾山长城,西行九门口。临近九门口,一座乡土牌坊横跨公路,上书: 九江河碧流千里 老牛山松响万年 九门口长城在山海关以北15公里,明洪武14年(1381)与山海关同时建筑。地处今辽宁省绥中县与河北省抚宁县交界。长城南北走向,以城为界,东辽西冀。关城横跨九江河,长达110米,巍巍壮观,六个过水门加上南北两侧车马3个关门共九个门洞,为万里长城所仅见,也可以想象当年河水澎湃过城的浩荡景象。建筑时为使城基坚实,就地取材铺设在水门周围7000余平米巨型花岗岩石条,远看极像一块光滑如镜的巨大石板,因此此地又称“一片石”。城上建有敌楼、哨楼、便民楼、烽火台、战台、信台等军事设施,且具有建筑种类多、结构复杂、密集、 九门口长城高7米,关城地处两山峡谷之间,地势险要,又是关内外交通咽喉要道,从而自古至近代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今北侧第一个关门上额篆刻“京东首关”石匾牌,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据史载:公元1644年李自成与吴三桂大战一片石在此;民国11年和13年第一、二次直奉交战,奉军败逃在此;伪满州国,日寇均曾在此派兵设关,监视、盘查反满抗日爱国人士;1945年11月共 产 党山东渤海军区第七师20团与国 民 党52军在此发生狙击战;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取道九门口入关作战,奔向解放全中国的战场。 光绪18年(1892年)一场洪水将九门口水门及教军台一部冲毁。现在的九门口水上长城是辽宁省绥中县于1986年重建。重建部分自南侧两个敌楼至北侧一座敌楼,新旧建筑分界明显,可以看到被冲毁的主要是过水部分,山上的长城虽然500年来未经复建,保存仍然较好。 在老乡热情指引下,登上北山。笨笨又没命狂奔,原来山上有牛儿 在悠闲吃草,笨笨冲将上去,好在牛儿大家风度,不怕笨笨,笨笨只好干吠两声,十分得意。 上前请问放牛的大嫂贵姓: “我姓王,我们当家的姓楼,当年来修长城楼子的留下了,就姓楼了。” 啊,原来大嫂家正是长城建筑师们的嫡传后代,真真肃然起敬。这一带长城也真不愧是建筑师们的艺术佳作。北山长城的第一制高点就是“华夏子”在考实中记述保存较好的“青石楼”,长城在此转向,所以青石楼有南,西两门,而东,北侧只留箭窗。西门上的“石黄第拾壹号楼”匾额依然完好。楼内南侧石梯可上顶。青石楼以东还有一段长城,但与主体不连。这段长城从“实字楼”心起,向东直到“望海楼”。长城主体由青石楼转向西,经过一座只存基座的敌楼后是神奇的“花楼”。 “为什么叫花楼呢?是不是春天这里开很多花?”好奇者问。 “不是,您看看楼子的窗户。”王大嫂释疑。 果然,奇妙的箭窗。。。 长城作为军事设施,建筑庄重工整,一座敌楼的箭窗箭窗多半排列整齐工仗,大小统一。谁能设想大小不一的箭窗集中到一个楼子上是什么样子,一定滑稽可笑?没有章法? 这就是“花楼”,花楼的箭窗有大有小,位置随意,高地错落,有的如众星拱月,有的似天女散花。看上去是那样活泼生动,最多的一面有大大小小共11个箭窗,可以叫11眼楼了,所以单就数目而言,9眼楼的霸主地位就要谦让。 原来花楼的建筑师正是范喜良,话说孟姜女为丈夫送寒衣,千里迢迢来到渤海边,打听到范喜良就在九门口一带修长城。可是主修长城的官员封建思想浓厚,不让妇女到修建工地。孟姜女只好托人捎话,把寒衣送到喜良手中。喜良穿上寒衣,一股暖流涌上心间。可是与姜女却不得相见,喜良想姜女最喜欢家乡的茉莉花了,不如我来建一座“花楼”留在人间,表达我对姜女的心意吧。于是喜良砌一个大箭窗做花蕾,周围在砌出小箭窗做花瓣。主事的官员来视察,大怒,可是听喜良讲述他们夫妻恩情后又被深深打动,于是决定在东边最高的山上又修建一座望海楼。从此喜良经常登上望海楼,东望大海,住在海边的姜女天天登上望夫石,西望长城。 长城由“花楼”继续向西,经过两个敌楼再次转北,下山,山下就是庙山口关。在山下三部轿车沿高低不平的河道开到庙山口村,很多老乡来欢迎聚谈,因为还从没有过这么多轿车一起来到这个山村。村里老者说:“30多年前去过北京,在北京待了一个月,修密云水库,以后就再没去过。”现如今北京人在随便一个周末就能开车到北戴河旅游,吃海鲜的时候,对比下来,听到老人的话,心里真是有点异样,希望所有农民兄弟的日子好起来。 不知道万里长城是否有第二座“花楼”,要拜访山海关附近的“花楼”,请到九门口,记住九门口村的热情大嫂叫王玉芹,他的丈夫,长城建筑师们的后代叫楼玉喜。 补记:第三天执著去拜访辽宁省内长城,跑到“大甸子”,当地有“万里长城芝曼草段”保护碑,又是很浪漫的名字,两侧山上敌楼外观均较好,由大甸子向西15公里山路可到河北著名大毛山关。可惜老乡警告所驾车辆通过困难较大,遂作罢。 山海关一带民众甚为真诚朴实,问路都详细解答。 |